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2019年一季度曲靖市经济实现“开门红”

2019-05-06 09:05:23   来源:曲靖市统计局   
  今年以来,曲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稳增长、稳投资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市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实现“开门红”。
 
  一、全市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实现437.74亿元,同比增长10.1%,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3.46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177.70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216.58亿元,增长9.2%。
 
  ——农业增长5.3%
 
  一季度,全市农业增加值43.96亿元,增长5.3%。肉类总产量达33.08万吨,同比增长5.2%;生猪存栏567.01万头,增长2.9%;生猪出栏323.78万头,增长4.8%。
 
  ——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3%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12.3%。其中:非烟工业增长17.4%,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0.7个百分点;烟草工业增长4.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11大支柱行业全部增长。分别是: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2.8%,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27.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1.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7.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5.1%,汽车制造业增长13.5%,农副食品加工及酒类制造业增长10.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1%,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4.2%。
 
  监测的主要产品产量中,增长的产品有:粗钢、生铁、钢材、焦炭、发电量(火电、水电、风电)、水泥、煤、化肥、汽车。下降的产品有:十种有色金属。分别是:粗钢129.10万吨,增长23.9%;生铁产量117.00万吨,增长30.4%;钢材123.90万吨,增长56.8%;焦炭182.71万吨,增长18.6%;发电量48.90亿度,增长15.8%(其中:火电20.19亿度,增长5.7%;水电13.21亿度,增长5.3%;风电15.02亿度,增长45.3%);水泥产量359.00万吨,增长3.2%;原煤产量409.82万吨,增长18.9%;农用化肥8.30万吨,同比持平;汽车产量0.40万辆,增长33.3%。十种有色金属29.50万吨,同比下降7.8%。
 
  ——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4.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372.7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6%。分行业看,炼焦、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火电等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343.32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的92.10%,同比增长3.8%。分能耗品种看,原煤消费513.52万吨,同比下降9.0%;企业用电量56.10亿度,同比增长1.4%。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9%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9%。民间投资下降2.8%。
 
  重点行业投资“2增3降”。“2增”是:房地产开发增长42.4%,公路运输业增长127.8%。“3降”是:水利管理业下降18.5%,工业投资下降10.8%(其中:制造业增长7.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43.2%),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26.2%。
 
  1-3月全市投资施工项目同比下降32.4%;其中:新开工项同比增长6.5%。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9.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6.7%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31亿元,同比增长12.7%。
 
  从限上商品零售类值看:1-3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实现零售额0.37亿元,同比增长26.3%;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13.55亿元,同比增长6.7%;饮料类实现零售额0.93亿元,同比增长70.0%;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实现零售额4.77亿元,同比增长11.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0.66亿元,同比下降12.9%;烟酒类实现零售额0.37亿元,同比下降13.1%;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4.05亿元,同比增长31.3%;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9.02亿元,同比增长36.5%;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1.06亿元,同比增长71.3%。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23亿美元,同比增长16.7%。
 
  ——快递业务增长52.1%,旅游业总收入增长30%
 
  全市快递业务量353.9万件,快递业务收入0.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1%、30.2%。公路运输总周转量65.0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7.1%。接待海外游客2.49万人次,同比增长3.5%;国内游客1794.42万人次,同比增长23.1%。旅游业总收入实现179.1亿元,同比增长3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分别增长6.5%、35.2%
 
  全市财政总收入实现126.04亿元,同比增长1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41.69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1.59亿元,同比增长35.2%。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8.7%、10.7%
 
  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2384.56亿元,比年初增加136.51亿元,同比增长8.7%;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1579.84亿元,比年初增加66.03亿元,同比增长10.7%。中长期贷款余额812.25亿元,比年初增加11.22亿元,同比增长1.3%。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排位靠后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全省第11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全省倒数第5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排全省倒数第5位。
 
  (二)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效率不高,新兴产业培育速度缓慢等问题明显。一季度,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0.8%,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下降43.2%。同时新建投产工业项目不足,新增量较少。 
 
  (三)投资后劲不足
 
  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8%。全市施工项目同比下降32.4%,其中50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同比下降15.2%。
 
  三、措施建议
 
  (一)培育产业促转型
 
  深入持续推进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和产业链延伸,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坚持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发展。二是坚持培育重点特色产业。
 
  (二)狠抓项目增投资
 
  狠抓项目攻坚,做到谋划包装储备一批、招商引资一批、加快项目实施一批,增强投资的有效支撑。一是狠抓项目谋划。用活、用足、用好政策支持,抓好项目储备前期工作。二是狠抓招商引资。进一步强化专业化招商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和拓展招商引资渠道方式。三是狠抓项目建设。强化跟踪服务,抓实项目的建设与推进工作。
 
  (三)积极招商稳增长
 
  围绕主导产业,组织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通过招商引资为全市稳增长添加“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