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沾益区扎实有效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加速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促进结构调整,培植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近期,在沾益区金龙街道桃园社区陡坡地治理项目点,一片片绿油油的核桃林让山野变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满山遍野的核桃树上硕果累累,一片丰收的大好前景。桃园社区村民刘永付在项目实施以来开始在山上栽种核桃树,经过几年的发展,他家的核桃树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益。
金龙街道桃园社区村民刘永付说:“从栽核桃树开始,我们村民认为这个项目是比较好的。因为这些土地又陡、坡又远,种粮食也长不起来,种豆类一亩只整得两三百块,收入比较低。从栽了核桃树以后,里面还可以套种万寿菊,有的排魔芋,像我们栽的万寿菊套上豆类也有一定的收入,这个核桃现在是盛果期了,摘得到20一斤、15块一斤。整得了一千七八(元)。效果是比较好的,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各方面都好啦。”
为切实发挥好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金龙街道2014年通过陡坡地治理项目种植核桃4668亩,目前,进入初果期2046亩,预计再过3-5年金龙街道的核桃都将进入盛果期,产量也将翻翻,广大林农的收入也将有很大的增加。
金龙街道林业站干部刘利民:“陡坡地治理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水土,二是增加农户的收入,三是对土壤沙漠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这个项目我们这里的老百姓是非常接受的,去年我们在这个社区又搞了2千亩,种了2千亩的核桃。”
成片的核桃林不仅绿了荒山,更成为群众的“摇钱树”和“绿色银行”。金龙街道林业站干部刘利民告诉记者:“这片核桃进入盛果期它每亩的产量在110公斤左右,产值大概1800(元)。初果期产值(每亩)大概在500~600(元)左右。再过3年,我们金龙街道的核桃就都进入盛果期了。到时候老百姓的收入也增加了,山也绿起来了,生态也建设起来了,老百姓腰包也鼓起来。”
近年来,沾益区积极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项目,坚持政府引导、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注重生态、农民自愿、退耕户自主选择树种的建设要求,优先选用核桃、苹果、花椒、石榴等生态经济兼用树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加快了森林云南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步伐,为加速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植起了高原特色产业,拓宽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渠道。(王红玲 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