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2018年曲靖市工业能源生产消费情况报告

2019-02-21 15:20:34   来源:曲靖市统计局   
  2018年,面对巨大压力和重重困难,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发展大势,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节能降耗有力推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增长9.12%,支撑了规上工业经济11.9%的增长速度。
 
  一、全社会主要能源生产情况
 
  (一)全市原煤、电力产量一降一升
 
  2018年全社会原煤产量1686.31万吨,同比下降16.60%。各月月末原煤产量增速分别为-2.73%、-2.73%、-1.03%、-9.47%、-13.49%、-14.34%、-16.16%、-17.69%、-14.80%、-14.15%、-15.03%、-16.60%,原煤产量降幅逐步扩大。
 
  
 
  全社会发电量189.99亿度,同比增长10.75%。其中,火力发电量85.79亿度,较同期增加11.31亿度,增长15.19%;水力发电量71.57亿度,较同期增加1.98亿度,增长2.85%;风力发电量32.19亿度,较同期增加5.00亿度,增长18.38%;太阳能发电量0.44亿度,较同期增加0.14亿度,增长47.02%。各月月末全社会发电量增速分别为13.19%、13.19%、8.80%、6.97%、19.75%,20.65%,15.13%、12.13%、10.46%、9.82%、9.44%、10.75%。
 
  
 
  (二)各县(市、区)原煤产量均下降,电力产量均上升
 
  2018年各县(市、区)原煤产量均下降(马龙、会泽无原煤产量)。麒麟区同比下降51.25%,占全市比重5.28%;沾益区同比下降0.25%,占全市比重1.19%;陆良县同比下降0.73%,占全市比重1.76%;师宗县同比下降13.73%,占全市比重6.95%;罗平县同比下降4.33%,占全市比重6.79%;富源县同比下降4.59%,占全市比重51.71%;宣威市同比下降28.40%,占全市比重26.33%。
 
  
 
  2018年各县(市、区)电力产量均上升。麒麟区同比增长27.99%,占全市比重4.54%;沾益区同比增长13.62%,占全市比重9.95%;马龙区同比增长9.09%,占全市比重1.17%;陆良县同比增长18.93%,占全市比重8.76%;师宗县同比增长2.90,占全市比重4.80%;罗平县同比增长0.72%,占全市比重17.89%;富源县同比增长18.19%,占全市比重24.38%;会泽县同比增长1.93%,占全市比重12.72%;宣威市同比增长12.62%,占全市比重15.78%。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情况
 
  (一)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速逐月回落
 
  2018年,曲靖64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1505.4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12%,其中:172户采矿业能源消费量99.5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40%;440户制造业能源消费量1322.90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73%;37户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费量82.9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27%。2018年1月-12月各月月末能耗增速分别为21.64%、21.64%、19.35%、15.69%、13.38%、12.10%、9.50%、7.51%、11.31%、11.36%、10.83%、9.12%。
 
  
 
  (二)全年月平均能源消费量上升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月度能源消费量分别为115.54、115.54、137.97、117.44、120.16、133.70、118.99、116.43、137.17、134.09、133.60、131.02万吨标准煤,全年平均每月能源消费量129.20万吨标准煤,比去年增加9.20万吨标准煤。从单月看,3月全年单月能源消费最高,达137.97万吨标准煤。
 
  
 
  (三)煤、电消费“一降一升”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费2621.83万吨,同比下降2.29%。月度原煤消费量分别为154.03、154.03、270.27、232.16、302.03、264.55、214.15、141.52、225.11、252.52、217.65、193.81万吨,平均每月原煤消费量218.49万吨,比2017年少28.08万吨(2017年平均每月用煤量246.57万吨)。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226.48亿度,同比增长7.33%。月度用电量分别为18.08、18.08、20.40、15.84、18.12、20.58、19.80、19.58、21.30、18.76、18.46、19.26亿度,平均每月用电量18.87亿度。比2017年增加0.52亿度(2017年平均每月用电量18.35亿度)。
 
  
 
  (四)九县(市、区)能源消费“七升两降”
 
  2018年全市九县(市、区)中,7个县(市、区)能源消费量上升,2个县能源消费量下降。
 
  上升的7个县(市、区)分别是:麒麟区296.8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6.92%,占全市比重19.72%;沾益区410.9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46%,占全市比重27.30%;马龙区144.3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3.59%,占全市比重9.59%;陆良县77.3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16%,占全市比重5.14%;师宗县104.1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73%,占全市比重6.92%;会泽县70.6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64%,占全市比重4.69%;宣威市168.1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7.14%,占全市比重11.17%。
 
  下降的2个县分别是:罗平县25.8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8.43%,占全市比重1.72%;富源县207.18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37%,占全市比重13.76%。
 
  
 
  (五)能源加工转换效率降幅较高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工转换能源投入2297.51万吨标准煤,产出1946.89万吨标准煤,能源加工转换效率84.74%,比去年(86.99%)降低2.25个百分点,降幅较高。其中,供热转换效率80.28%,火力发电转换效率36.38%,原煤入洗加工转换效率92.81%,炼焦加工转换效率89.99%。2018年各月月末加工转换效率分别为83.80%、83.80%、84.66%、84.21%、83.83%、84.23%、85.17%、86.54%、86.74%、86.52%、86.48%、84.74%。
 
  
 
  (六)原煤消费库存量、周转天数均增加
 
  2018年年末原煤库存量181.43万吨,比去年(149.15万吨)增加32.28万吨。其中,电力行业原煤库存量91.98万吨,比去年年末增加25.63万吨。各月月末原煤库存量分别为124.76、124.76、120.39、112.73、96.52、92.72、97.58、104.31、113.02、114.59、149.25、181.43万吨。
 
  
 
  2018年年末原煤库存周转天数25.26天,比去年(18.40天)增加6.86天;各月月末库存周转天数分别为23.89、23.89、18.74、16.69、13.10、12.19、13.00、14.63、15.76、15.76、20.53、25.26天。
 
  
 
  (七)工业产品单位能耗 “五升八降”
 
  2018年全市重点监测的13个工业产品生产单位能耗指标中,5个指标上升,8个指标下降。其中,单位上升的5个指标是炼焦工序单位能耗、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吨钢综合能耗、单位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分别增长20.39%、1.82%、0.75%、0.23%、0.06%。下降的8个指标是吨水泥综合能耗、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单位黄磷生产综合能耗、单位精锌(电锌)综合能耗、单位纯碱生产综合能耗、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单位粗铅综合能耗、单位铅冶炼综合能耗,分别下降0.60%、0.99%、1.20%、3.22%、4.48%、13.51%、20.47%、27.35%。
 
  (八)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48%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3.2003吨标准煤/万元(现价,下同),同比下降2.48%(可比价,下同)。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7.0630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7.48%。
 
  三、能源生产、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原煤产量不高
 
  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持续推进,部分煤矿停产或关闭。但转型升级较慢,煤矿证件到期、安全生产未验收等情况较多,复工率不高,原煤产量不高。
 
  (二)能源消费不均衡
 
  各县(市、区)能源消费不均衡,比重差距较大。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麒麟区、沾益区、富源县、宣威市,4个县(市、区)能源消费合计1083.11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量的71.95%。马龙区、陆良县、师宗县、罗平县、会泽县5个县(区)能源消费合计422.31万吨标准煤,仅占全市能源消费量的28.05%。
 
  (三)高耗能行业比重大
 
  工业产业结构重工化明显,高耗能行业比重大。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1373.1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57%,占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91.21%。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费424.70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28.2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费291.47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19.3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能源消费237.16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15.75%;非金属矿物制造业能源消费188.66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12.5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能源消费148.84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9.8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费82.30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5.47%。
 
  
 
  (四)能源消费高度集中
 
  我市的高耗能企业高度集中,2018年前十大耗能企业(云南曲靖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曲靖云铝淯鑫铝业有限公司、云南云铝泽鑫铝业有限公司、云南大为制氨有限公司、云南宣威磷电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云南大为制焦有限公司、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曲靖麒麟煤化工有限公司、曲靖昆钢嘉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合计能源消费942.98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能源消费的62.64%。这些重点耗能企业作为全市节能的重点对象,节能潜力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的节能空间越来越窄,节能难度较大。
 
  四、对今后能源生产、消费与节能降耗工作建议
 
  (一)全力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继续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按照“提能升级、技术改造、关闭退出”的思路,稳步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改变煤矿“小、散、弱”的状况,走集约化、规模化和高效发展的路子。抓住关键问题,提升服务水平,帮助有条件、有能力的煤矿完善相关手续,培育释放优质先进产能,推动煤矿提能升级。加快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矿井建设步伐,加强新科技、新装备、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应用,促进煤矿提质增效。坚持淘汰落后产能,事项落后产能应退尽退,为先进产能发展腾出空间。
 
     (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产业体系。
 
  (三)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加速推进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建设,明确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重点领域、重点措施,划分产业地图,进一步加快重点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做大规模、提升层次、快速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搭建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间的沟通合作平台,着力推动我市节能环保产品向更加注重高端发展转变、节能环保园区向创新集群转变、节能环保产业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并进转变。
 
  (四)加大政策引导力度
 
  加大绿色化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政策激励导向,支持高耗能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节水型企业建设、自愿清洁生产、能源审计等工作,全面提升能源管理水平。积极争取国家、省节能降耗专项资金,推动工业绿色发展项目建设。各县(市、区)要积极宣传有关激励政策,鼓励高耗能单位加大投入,进行节能改造升级,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五)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
 
  紧抓绿色生态建设,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树立节能就是创造能源、节约就是增加资源的理念,深入开展全民节约行动,开展好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进一步提高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节能意识,引导和带动全社会形成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推动形成绿色低炭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全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六)加强监测预警
 
  加强对规模以上企业的能耗统计监测,建立和完善部门合作机制,加强“双控”目标完成情况的跟踪监测与分析,定期发布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晴雨表,对目标完成滞后的县(市、区)进行通报和督办,及时制定实施县(市、区)控制能耗应急预案,确保全市节能目标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