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2018年曲靖市消费品市场情况分析

2019-02-18 10:33:59   来源:曲靖市统计局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曲靖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紧紧围绕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积极采取系列措施,大力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市场主体更加活跃,市场运行质量不断改善,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201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6.1亿元,同比增长12.2%,比全省11.1%的增速高了1.1个百分点,低于大理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分别快于昆明、玉溪、红河2.2个、0.2个和0.1个百分点。
 
  (一)从地区看:
 
  1、城镇消费市场快速发展,仍是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力量。2018年,全市城镇实现零售额429.0亿元,同比增长13.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5.4%。城镇市场继续担当推动全市消费市场稳步发展的主导力量。
 
  2、农村消费市场增速平稳,但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随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农村消费市场稳步拓展。2018年,全市农村实现零售额227.2亿元,同比增长10.3%。
 
  (二)从消费形态看:
 
  1、商品零售稳步增长,全面领跑消费品市场。2018年,商品零售560.4亿元,同比增长1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4%,仍然是消费品市场的主力军。
 
  2、餐费收入较快增长,餐饮消费逐步回升。2018年,实现餐费收入95.7亿元,达到13.1%的较快增速,高于商品零售1.1个百分点。
 
  (三)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看:
 
  1、基本生活消费较快增长。2018年,在吃、穿、住、行、用方面保持较快增长。全市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石油及制品类和日用品类分别增长24.4%、26.4%、28.2%、25.0%、23.0%。
 
  2、消费升级类商品平稳增长。2018年,在文化及高档消费方面增势良好。全市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汽车类分别增长10.6%、21.4%、 22.9%、10.9%、11.1%。 
 
  二、影响全市消费品市场的制约因素
 
  (一)农村消费品市场增速平稳,但占比偏低,发展相对滞后。乡村市场基础设施薄弱,与城区市场相比,存在网点偏少、设施简陋、档次偏低、服务功能较差、农民消费层次较低等问题。难以充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消费意愿不强、消费能力不足和难消费的问题同时并存。
 
  (二)消费结构调整难。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生存型消费比重逐渐降低,享受型、高端型消费受产业产品结构、消费环境和供给观念等诸多因素制约,消费结构优化困难、内需扩充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加之,全市消费供给实体零售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方式转换速度难以适应现代消费市场变化,应对网络零售营销方式能力不足,满足居民需求和服务水平不高,导致消费市场持续繁荣的后劲不足。
 
  (三)商业企业依旧存在小、散的问题。全市规模大、核心竞争力强的商业企业较少,商贸流通业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自主品牌商家不多,使得部分高档商品消费者外流昆明等地。传统商贸流通业所占比重过大,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流通业比重偏小,传统产业的业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业态创新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三、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努力培育消费品市场新的增长点。商贸服务企业应积极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强化市场分析、加快消费品市场增长动能转换,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构建品种新、品牌强、有特色、价格优的商品引进和供给体系,加快培育消费品市场新的增长点,巩固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基础。
 
  (二)扩大旅游消费,推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旅游消费涉及了多个领域,直接推动商业、住宿、餐饮等多个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曲靖旅游资源优势,加大旅游资源开发,注重居民旅游消费,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升旅游业对消费市场的贡献能力。
 
  (三)创新思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经济增长新亮点 。一是认真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培育出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电子商务企业,提高竞争能力,拓展增长空间。二是要完善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引导和帮助企业,强化宣传,积极融合线上线下销售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高原农业特色产品、地方民族文化产品等地方特色产品销售,增加销售收入。三是创新供给,激活需求,完善教育、文化、健身等设施,增加绿色生态养生消费产品供给,促进消费品市场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