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陆良试验种植绿色水稻

2018-05-22 16:13:50   来源:   

 
  针对近年水稻生产现状和市场供给性侧结构改革发展需求,陆良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开展绿色优质稻技术试验种植,在大莫古镇新哨村种植优质稻示范样板100亩,日前开始秧苗大田移栽。
  绿色水稻(A级)生产指按照生态学原理,选择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391的要求,生产过程中限制性施入化肥、农药等化学合成品并按特定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开展的A级稻米生产。陆良大米曾一度为陆良赢得了“鱼米之乡”之美称,但因化肥、农药大量施用以及坝区稻田快速流转等,陆良水稻生产的品质和数量安全已受到较大影响。
  遵循“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通过绿色水稻(A级)种植技术示范,总结完善种植技术规程并逐步引导改变农户种植习惯、提高稻米品质;逐步引导扩大绿色水稻种植面积,推进优质稻种植区域化、基地化;逐步引导开展产品和产地认证,树立陆良稻米品牌,提高陆良稻米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助推全县水稻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并改造提升水稻传统优势产业。
  绿色稻米生产技术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相结合,在选择产地和优质抗病的品种的基础上,采用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精确节水灌溉和增施农肥、生物有机肥,限制性施用化肥、农药等集成技术。实施中做到“品种、节令、播量、移栽密度、供肥、施肥、水管、防病除草”八个统一。
  结合新哨村土壤、气候、节令和茬口情况,选用常规抗病、优质软米新品种云粳37号和优质老品种沾粳6号。
绿色水稻生产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生产管理上以科学的农艺措施、健身栽培等办法来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由科技人员组成专业技术服务队包户、包田,分时段、分层次对示范区科技人员、村社干部和农户进行培训,使示范区干部群众掌握绿色水稻栽培关键技术。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有利于提高稻米的营养品质、卫生品质和稻米的商品价值,对树立陆良优质大米品牌,促进安全消费和增加农民收入,带动陆良县水稻优质化、区域化、基地化、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陆良大莫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