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生产形势喜人
该市整合资金100万元,在务德、海岱、龙潭、倘塘、得禄等适宜区域举办小春马铃薯样板5000亩,利用耕地休耕项目举办1万亩油菜样板,带动全市45.6万亩小春粮食作物种植,目前,小春作物普遍长势良好,若后期不遇大的自然灾害,可实现产量6000万公斤,与上年持平。
大春生产态势良好
该市严格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立足宣威产业优势和特色,紧扣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调优品种品质结构,扩大鲜食玉米和加工马铃薯种植面积,推进粮经饲统筹、农牧业结合、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科技增粮等惠农政策,搞好农资调供,满足生产需求。持续推进农业生产挂钩包保责任制,抽调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120人,组建28个挂钩组深入基层、深入田间督促指导,举办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样板,推广良种、地膜、间套种、测土配方专用肥等11项重点科技措施,引进先进实用的玉米、马铃薯播种机,组织农机跨区作业,加快了播种进度。2018年该市计划种植粮食216万亩,截至4月15日,120万亩玉米、80万亩大春马铃薯全部种植结束,水稻移栽掀起高潮。预计5月15日前移栽结束。
特色经作量效齐增
该市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依托,以园区为引领,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和规模效益,深入推进发展基础好、带动力强、特色鲜明的蔬菜、辣椒、中药材、水果等特色经作基地建设。持续推进西泽、落水两个联想佳沃集团猕猴桃基地喷滴灌设施项目和仓储冷链项目建设,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改造提升50个特色产业园或新建10个以上特色产业园,推进全市100万亩特色经济作物向纵深发展。一季度已完成特色经作种植50万亩。其中,冬早蔬菜16.5万亩、大春蔬菜10万亩、中药材4万亩、魔芋3万亩、蚕桑2万亩、花卉2万亩、水果12.5万亩,余下部分将按作物生长特性适时种植。推进订单生产,以带贫奖补为契机,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承担带贫的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扶持发展加工型马铃薯、辣椒等特色经济作物订单基地10.4万亩,实现产销衔接。
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
该市注重外引内培,一方面培育壮大市内集生产、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跟进由中粮中冷集团公司在宣威投资建设占地568亩、投资额13.6亿元的30万吨马铃薯国家战略储备库和21万吨冷链物流仓储基地项目;同时,待生物产业园征地结束后,结合部门职责,最大限度优化入驻环境,确保占地300亩的昆明龙津药业顺利落地开工。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打造部省知名品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推进“互联网+”行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季度全市预计完成农业产业化组织销售收入7.8亿元,同比增8%。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该市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附加值逐步提升,家庭经济、劳务经济稳步增长的推动下,一季度实现农业总产值27亿元、农业增加值15.7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0元,同比增5.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