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师宗县积极探索农村危房加固改造模式助推人居环境提升

2018-01-15 11:08:19   来源:师宗县   

师宗属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域之一、14个重点片区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之一、云南省59个革命老区之一,是典型的“老、少、边、穷”为一体的民族分散杂居农业县。据2014年调查统计,全县农村共有C、D级危房63901户。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农村C、D级危房加固改造和拆除重建15150户。其中,2016年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完成81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C、D级危房修缮加固、拆除重建改造工作。
2017年,按照住建部、省委 省政府相关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师宗县精准聚焦8463户“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认真总结,走出了一条工程造价低、施工程序简便、工程期限较短、居住安全舒适、保持传统风貌等优势相结合,贫困地区可借鉴、可复制的农村危房改造新路子。
一、找准问题,积极探索谋出路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惠民工程。针对全县农村C、D级危房存量大,上级农危改项目计划少、补助标准低、群众自筹资金难,危房拆除重建成本高、期限长等实际,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调研,按照“安全稳固  经济适用”的原则,提出了以改造加固为主的农村危房改造模式,对全县C级危房和部分具备修缮条件的D级危房进行加固改造。制定了《师宗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编制了《师宗县农村危房加固改造技术手册》,为全县C、D危房加固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凝聚合力,健全机制强保障
一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了师宗县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指挥部,建立推行了危房改造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农我县村危房改造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建立资金扶持机制。采取“项目资金+政府兜底”的方式,积极整合农村危房改造、美丽乡村和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等项目资金,加大农村危房修缮加固资金扶持力度。除中央、省、市配套补助的农危改资金外,县级拟从扶贫专项贷款资金中按户均0.5至1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危房按照标准改造加固竣工验收后,由县财政按补助标准划拨到各乡(镇、街道)兑付。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补助资金的作用。三是建立质量监管机制。在摸清全县4类重点对象危房底数的基础上,成立了由14人组成的县级农村危房认定和改造专家队伍,并组织全县相关技术人员和工匠进行危房认定和改造加固的业务培训,县级专家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对各乡(镇、街道)危房认定和改造加固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同时各乡(镇、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危房认定和改造加固专家队伍,在县级专家技术队伍的指导下,驻村包户开展技术指导和工程建设质量、进度、风貌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确保所有改造房屋都符合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三、试点先行,分类施策抓示范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选择砖混结构、空心砌块砖木结构、土木结构、石木结构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房屋结构类型,以解决危房结构安全为重点,按照“试点示范、总结推广”的思路和“一户一案”标准,每户制定一个有针对性的危房改造方案,严格遵循“农户提出申请→现场调查→制定方案→签订协议→组织工匠实施→组织竣工验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建立档案”的流程,进行改造加固示范建设。
四、总结经验,示范引领重推广
全县“4类重点对象”C、D级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在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指导下,按照“试点示范、总结推广”的思路,经过调查分析、科学论证、试点试行,证明以加固改造为主的农村危房改造模式已成熟,具备全面推广条件,下一步将在全县全面推广。力求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钱,让所有农户住上安全稳固的住房,为完成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安全稳固住房目标提供了保障,有效助推了我县提升人居环境工作,同时也为全省C、D级危房加固改造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师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