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业扶贫项目
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师宗县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总体部署,按照“服务全局、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政策引领”的要求,坚持从解决制约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的瓶颈问题和突出矛盾为主攻方向,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服务,扎实推进行业扶贫工作。
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科学合理谋划扶贫项目
师宗县交通运输局在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意义和艰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压紧压实责任,抓早抓细抓严,确保全面完成交通行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党组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股室、站所全面抓的工作格局,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为顺利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专题研究,制定方案。及时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会,专题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结合县交通运输局实际,制定了《师宗县交通运输局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具体措施等方面,为交通运输局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提供实施指导。
强化宣传,统一思想。广泛利用有限资源、渠道深入到群众当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尤其是关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关键在农村的问题等,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时政,并利用政策支撑搞好生产发展。
动员部署,强化落实。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为主线,结合单位工作职责,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完善全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公路骨架网结构,提升全县通达水平和货物流通能力,全力保障全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强脱贫攻坚基础公路建设,重点围绕全县脱贫出列的贫困行政村、自然村的通村公路硬化,全面提升贫困村外联互通能力。
抓牢抓实脱贫项目建设,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
“一路通,则百业兴”,交通运输是实现脱贫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条件,县交通运输局以改善民生为目标提高运输保障,突出抓好交通帮扶项目建设。
老路
新途
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突破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县交通运输局将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农村交通的重要举措来抓,抢抓机遇、精心组织,农村公路建设实现新突破。截至2014年底,全县有8个行政村、241个自然村未通硬化路,均为土路、沙石路面,进村道路基本是狭窄的泥土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给群众出行带来极大地不便。为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2015年以来,县交通运输局围绕全县脱贫出列的贫困行政村、自然村的通村公路硬化,共投入投资5.264亿元修建公路1053.118公里,中型空心板桥5座160米(其中,2015年投资0.33亿元硬化农村公路47公里;2016年投资1.874亿元硬化农村公路350.478公里;2017年投资1.96亿元硬化农村公路331.65公里、中型空心板桥5座160米;2018年投资1.1亿元硬化农村公路323.99公里。);着力抓好村内道路硬化工作。以脱贫攻坚为核心、解决群众出行难为根本,围绕全县脱贫出列的贫困行政村,投资1800万元硬化村内道路185840平方米。
修筑致富路
狠抓项目建设管理,确保项目按质按量完成。针对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点多、面广、线长,建设项目分散的特点,县交通运输局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采取“12345”的管理措施。即:建立健全了一套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由交通部门安排挑选会管理、愿管理、敢管理的人员常驻工地,对施工过程随时检查监督,对不按规范施工的工程,坚决下达停工令,勒令施工队伍返工。对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予签收。贯彻“两不保”的原则,即当质量和施工单位发生冲突出时,保质量不保施工单位;当质量和进度发生冲突出时,保质量不保进度。坚持“三个不动摇”,即重点路段抓紧现场管理不动摇;隐蔽工程抓紧现场监督不动摇;综合检查、随时抽检、标准不动摇。建立“四个制度”,即制定和完善了“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党风廉政监督制度”、“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工序验收交接制度”等措施,用严格的制度来规范管理和施工行为。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现场监督不放松,严把施工材料质量关、施工工艺关、工序验收交接关。坚持“三级质量监督”体系。坚持重大建设事项集体议事决策。坚持工程款的划拨与工程建设进度同步,并完善相关审批手续。坚持贯彻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落实工程建设指挥部质量责任。
加强道路养护管理,确保农村道路安全畅通。2015年以来, 共投入资金1388.68万元完成法界线、法小线、大龙线、新师线等县道公路大中修工程;投入资金1125.12万元完成小修保养及日常养护;投入资金1894万元完成温则线、竹法线、大梭线、法小线、高布线、小以公路、十峰公路、踏龙公路、法大公路、放束公路、小蚌公路、大戈公路、鲁团公路等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投入资金782万元完成蚌别桥、七排桥、设里桥、赵公桥、坝林小河桥、响水箐桥、纳德桥、顾家坟桥、纳纳左桥、坝泥桥等10座危桥改造工程;投入资金486万元完成雨季期间水毁坍塌路段的县道18条35个点、乡道36条120个点的挡土墙、路基、路面损毁进行修复;自筹资金53万元划拨到10个乡(镇、街道)用于清理乡道、村道公路水毁坍塌方,保障全县扶贫工作运输车辆正常通行。
发挥交通行业优势,助推脱贫攻坚健康发展。在2017年脱贫攻坚道路建设中,县交通运输局动员施工单位吸纳贫困户参与公路建设。以项目投资为标准,每投入公路建设资金30万元,动员施工单位帮助一名有劳动能力且在家的贫困人员参与务工。贫困人员名单由项目建设所在乡镇、街道提供;劳务报酬视劳动强度每人每天支付不低于100元、60元,支付情况由乡镇、街道和指挥部共同核查,共动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员312人参与务工,施工单位共支付务工报酬62.4万元;动员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所在村寨做一件好事。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动员施工单位按每投入200万元项目建设费用对项目建设所在村寨义务做不低于1万元的公益事业,共投入93.5万元。
截至目前,全县县城至乡镇、乡镇至行政村全部通硬化,且危险路段有防护措施;843个自然村全部通硬化。
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贫困地区的交通发展仍然是最关键、最现实、最急需、最基本的问题。下一步,县交通运输局将认真总结前期交通扶贫开发工作的宝贵经验,继续抢抓国家精准扶贫机遇,积极向上争取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确保交通扶贫规划如期实现,为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坚强的交通支撑,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王化宇 王关桥 薛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