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农产品信息服务工作,在克服县乡网站关闭人员减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加强培训,强化内部管理,采取系列有效措施,确保队伍不散,信息来源不断,对外宣传势头不减,网站维护不弱化,使农产品信息服务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明显。2018年(2017年11月1日至2018 年10月31日,下同),“珠江源农网”共发布信息6277条。据跟踪反馈统计,促成农副产品交易额达15.8亿元。为推动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基本情况概述
(一)信息发布量略有减少
2018年“珠江源农网”共发布各类信息6277条,比上年同期减少426条,减6.4%。各县(市、区)被“珠江源农网”采用发布的信息情况分别为:
麒麟区:采用发布122条,比上年同期减少12条,减9%,其中:文章类信息采用20条,供求类信息采用102条;
马龙区:采用发布526条,比上年同期增加123条,增30.5%,其中:文章类信息采用139条,供求类信息采用387条;
陆良县:采用发布18条,比上年同期减少95条,减84.1%,其中:文章类信息采用1条,供求类信息采用17条;
师宗县:采用发布16条,比上年同期减少53条,减76.8%,其中:文章类信息采用2条,供求类信息采用14条;
罗平县:采用发布259条,比上年同期增加87条,增50.6%,其中:文章类信息采用183条,供求类信息采用76条;
富源县:采用发布43条,比上年同期减少126条,减74.6%,其中:文章类信息采用3条,供求类信息采用40条;
沾益区:采用发布468条,比上年同期减少188条,减28.7%,其中:文章类信息采用18条,供求类信息采用450条;
会泽县:采用发布875条,比上年同期增加225条,增34.6%,其中:文章类信息采用472条,供求类信息采用403条;
宣威市:采用发布1721条,比上年同期减少291条,减14.5%,其中:文章类信息采用376条,供求类信息采用1345条;
市 级:采用发布2325条2229,比上年同期减少96条,减4%,其中:文章类信息采用2179条,供求类信息采用50条。
(二)农产品交易额比上年同期减少
通过各县(市、区)跟踪调查统计,2018年,“珠江源农网”通过发布农产品信息,全市共促成农产品交易额达15.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17.7%。各县(市、区)的交易情况分别为:
麒麟区:成交1237.72万元,比上年同期减39%;
马龙区:成交37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
陆良县:成交1651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48.4%;
师宗县:成交18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11.5 %;
罗平县:成交1514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
富源县:成交1606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5 %;
沾益区:成交48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
宣威市:成交3197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16%。
会泽县:成交5057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
(三)大宗农产品交易持续活跃
麒麟区:经开区(西城街道+翠峰街道):蔬菜、水果、牲畜、禽类、鱼类等各类特色农产品成交额达277.45万元;
越州镇通过发布仔猪、水果及各类特色蔬菜供应信息后,省内外客商前来采购,成交额达321.35万元;茨营镇的蔬菜、水果、蛋类、水产品、蜂蜜、白酒、酱菜等特色农产品成交额近398.4万元。
马龙区:马龙区野生菌品质优、品种多、数量大,实现销售收入达360万元;大庄蓝莓、龙腾庄园有机草莓、佳沃草莓、白坡车厘子、马龙歪苹果等特色基地采摘园,销售收入达640余万元;马龙双友牧业,红石科技,龙腾科技,顺元科技,光华科技等的特种养殖系列产品(雪花肉牛、野猪、梅花鹿),营业收入达500余万元;地方白酒:马龙醇、旧县酒、中和酒、仙茅酒、咨卡泡缸酒热销省内外,销售收入近400万余元;马过河镇、通泉街道、纳章镇、大庄乡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销售各种鲜菇150吨,实现销售收入近180余万元;崇山食品厂、香炉山食品厂、马龙接待处等马龙土特产加工企业生产的荞糊、土豆片、荞丝、荞枕,野生菌等各种规格的土特产,销售近30000件,实现销售收入达270万元;马鸣乡、大庄乡、纳章镇、月望乡等地的高原特色蔬菜,实现订单收入500万余元;深沟鸡、深沟牌鸡蛋、隆鑫鸡蛋、鲁石鸡、佳乐牌鸡蛋等系列产品远销省内外及周边县(市、区),实现销售收入280余万元;黑山羊,肥猪等传统系列特色产品,销售收入达520余万元;三七、当归、铁皮石斛、白芨等特色中药材,销售收入达220余万元。
罗平县:全县各乡(镇、街道)通过网上发布生猪、油菜籽、菜油、鲜姜和干姜块(片)、姜产品、蔬菜、玉米、干辣椒、马铃薯、蜂蜜、蜂产品、布依五色花饭等特色农产品信息后,山东、上海、广西、四川、贵州、广州、深圳及省内客商前来收购,实现销售额达11430万元;县内商家在春节和油菜花旅游节期间,从广西、湖北、四川、呈贡、开远、会泽、宣威、陆良等地购进蔬菜、水果、化肥、树种等农产品,利用“珠江源农网”平台进行宣传,实现销售额3719万元。
富源县:老厂乡小黄姜销售3069吨,交易额达711万元 ,马铃薯销售1642吨,交易额达297万元。富村乡销售辣椒近1500吨,交易额达300万元,销售商品魔芋5000吨,交易额达3600万元;销售洋芋、土瓜、蔬菜、中药材、山药等农产品1500吨,交易额达900万元。
沾益区:盘江镇发布供求信息后,促成优质蚕桑交易700万元,生猪交易600万元,销售各类特色蔬菜500万元;发布了生态旅游信息后,吸引了众多观光度假游客,为个体业主带来近1500万元农产品及餐饮业的收益。
会泽县:各乡(镇、街道)的农产品生产规模大,品牌效应突出,价格适中,倍受客户青睐,全年实现销售大宗农产品20529万元。其中:销售大宗粮食类农产品28700吨,交易额6489万元;蔬菜类11000吨,交易额3400万元;水果2500吨,交易额2510万元;林产品(干鲜混合)450吨,交易额1200万元;畜禽产品48000头(只),交易额4860万元;水产品350吨,交易额1050万元;副食850吨,交易额720万元;其他农产品1000吨,交易额300万元。
宣威市:通过“珠江源农网”发布供应信息后,销售滇重楼、黄精、天麻、草乌、当归、金铁所等中药材及种子(种苗),实现销售收入达900余万元;销售菜用百合、西归、生姜、山药、牛蒡及各种叶菜类、花菜类、茄果类、菌类等蔬菜,销售额达1800万元;销售仔猪、肥猪、种猪,销售额达4700余万元;销售宣威农家火腿、腊肉及各种猪肉类罐头系列产品,销售额达3800余万元;销售土山羊、土黄牛(含牛犊)等,销售额达1600余万元;销售马铃薯淀粉,销售额达140万余元;销售鸡苗、商品成鸡、农家鸡蛋、鹌鹑蛋等,实现收入约1190余万元;销售各种调味品系列产品,实现收入约780万元;销售玉米、马铃薯等,实现收入6300余万元;销售各类果树苗、花椒种苗、绿化苗木等,实现收入近540万元;销售西瓜、鲜桃、蓝莓、鲜梨、苹果、提子、核桃、板栗、雪莲果、葛根等各种水果、坚果,实现收入近1200万元;销售酒类产品,实现收入70万余元;销售黑蒜系列产品,实现收入约170万元;销售各品牌卤腐、蚕丝被、土蜂蜜、西泽白糖、牡丹系列产品、黄豆腐、各类面条、蒜头、干酸菜等土特产品,实现收入870万元;销售魔芋精粉,实现收入约360万元。
通过“珠江源农网”发布鲜魔芋购买信息,实现交易额达3600余万元;粮食经销商购买饲料、煮酒及食用玉米,实现交易1500余万元;云淀淀粉有限公司购买淀粉加工用马铃薯,实现交易1700余万元;购买各类中药材,实现交易350余万元;皮毛经销商购买黄牛皮,实现交易400万余元。
(四)乡(镇、街道办)信息采用情况
2018年,全市各乡(镇、街道办)报送的各类信息,被“珠江源农网”采用并发布的信息总量超过20条的共有15家,分别为:
(五)乡(镇、街道办)信息报送及完成情况
麒麟区:全部乡(镇、街道办)都有信息报送,完成12条信息任务的有4家;
宣威市:共有22家报送信息,6家未报,20家完成信息报送任务;
会泽县:23家乡(镇、街道办)报送信息,全部(镇、街道办)完成信息报送任务;
沾益区:共有8家报送信息,2家未报,5家完成信息报送任务;
罗平县:共有7家报送信息,5家未报,1家完成信息报送任务;
马龙区:共有8家报送信息,2家未报,3家完成信息报送任务;
富源县:共有3家报送信息,9家未报,2家完成信息报送任务;
陆良县:共有6家报送信息,6家未报,没有一家信息完成报送任务;
师宗县:共有2家报送信息,8家未报,1家完成信息报送任务。
(六)集贸市场价格信息报送及完成情况
在全市25个(农村、城镇)集贸市场中,有16个价格信息采集报送任务完成情况较好,有9个缺报或未报。缺报或未报的9个集贸市场情况分别为:麒麟区越州镇集贸市场(农村),2018年7月后未报送;陆良中枢镇集贸市场(城市),全年上报仅2次;陆良三岔河集贸市场(农村),全年未报;陆良芳华集贸市场(农村),全年上报5次;富源黄泥河集贸市场(农村),全年未报;富源营上集贸市场(农村),全年未报;师宗葵山镇者黑集贸市场(农村),全年上报4次;师宗五龙乡集贸市场(农村),全年未报;会泽迤车乡集贸市场(农村),全年上报10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各县(市、区)及乡(镇、街道办)农信工作发展极不平衡,信息发布量差距较大,部分县全年信息的发布总量仅是好的县的1%。有两个县近三分之二的乡(镇、街道办)全年无一条信息。
二是客观上由于去年底,县乡两级网站的关闭,部分县(市、区)及乡(镇、街道办)的农产品信息工作人员产生了懈怠思想,认为不需要维护管理网站了,也就没有必要做这项工作了;同时,由于各级缺乏必要的考核机制,不能真正调动广大农产品信息工作者的积极性。
三是2018年下半年是开展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准备工作任务最为繁重的时期,各级人员有限,乡(镇、街道办)工作人员均参与其中,只能就重放轻,顾大放小,客观上影响了农产品信息正常采集、审核、报送工作。
四是2018年是脱贫攻坚工作最为艰巨一年,市县乡三级农产品信息工作人员均有被抽调到驻村工作队的,长期驻村,奋战在基层,客观上影响了农产品信息工作。
五是乡(镇、街道办)农产品信息工作人员变动频繁,工作不能及时交接、跟进,造成信息工作脱节,上岗的又不能及时得到培训,业务不熟,尤其是图片处理能力弱,报送的信息质量差、不规范,导致采用率低。
三、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针对农产品信息工作人员变动频繁的情况,需定期加强与农产品信息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如:信息采集的方式方法、网站用图片的处理技巧、基本的文字处理能力及信息发布如何做到规范化等知识的培训。
二是加强学习交流。根据工作需要,需经常性组织曲靖市内各县(市、区)之间农产品信息工作人员的相互学习与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积极争取条件到发达地区去学习、借鉴,帮助农产品信息工作人员开阔视野、增加才干,提高农产品信息工作的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三是建立更为科学有效地激励机制。以奖代惩,提升农产品信息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鼓励农产品信息工作人员积极投身农产品信息服务工作。
曲靖市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