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发改扶贫路系列报道之五十五】 搭建爱心平台 助力脱贫攻坚 ——宣威市恰德村“爱心超市”正式运营

2018-11-14 10:29:23   来源:市发改委   

 
宣威市东山镇恰德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于2017年6月底建成,是我省提前启动实施的“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之一,共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户189人,目前已全部入住。搬迁群众入住新居后,市、镇党委政府结合安置点所在地气候特征和土壤特性,因地制宜发展蓝莓种植产业并取得良好收益,结合组织实施劳务输出、就近就地就业等脱贫帮扶举措,筑牢了搬迁群众稳定脱贫的基础。



为进一步强化搬迁群众脱贫发展成效,激发搬迁群众的内生动力,市、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研究,盯准恰德村人才众多、资源广泛但力量分散的客观实际,发出募集资金筹建“爱心超市”的倡议。东山镇恰德村积极响应,倡议爱心企业踊跃捐赠,为贫困群众贡献力量。倡议发出后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自翔带领单位扶贫工作队亲临东山镇恰德村,在开业时捐赠价值10万元的物资用于“爱心超市”;恰德村在外工作的田友珊、单继强、胡路等企业家也纷纷响应,积极捐款,短短几天时间,已筹集10多万元款项,将全部用于“爱心超市”。

2018年11月3日,恰德村“爱心超市”正式揭牌并投入使用。宣威市、东山镇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和市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仪式,恰德村贤达、村民、外出发展企业家及爱心企业有关领导齐聚揭牌现场。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与东山镇党委就10万元物资捐赠进行了清点签字,宣威市副市长夏丽华同志向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颁发锦旗和牌匾。

村党总支书记胡畔详细介绍了爱心超市的积分券管理办法、积分兑换流程、运行管理办法等规定,特别强调村民可通过学习脱贫政策、参与村集体活动和人居环境治理、配合驻村干部工作、增强自身脱贫成效、赡养老人、培育子女、弘扬良好家风家教等积极做法,获得相应积分,并持积分到“爱心超市”换购相应的生活生产物资及用品。
宣威市委副书记许韶发同志在揭牌现场的发言中指出,建立“爱心超市”是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会议关于“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的部署要求,建立“以奖代补、多劳多得”的脱贫正向奖励机制,是坚持物质脱贫与思想脱贫同步、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正面典型,是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发展内生动力和自主致富意识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促进乡风文明不断向好、村容村貌根本转变,并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宣威市已经建成40余个“爱心超市”,还有一些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从恰德村“爱心超市”案例可以看出,“爱心超市”的建成,是以党委、政府全面落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为前提,进而激活了社会各界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参与其中的激情,是“先富带动后富”的生动实践。党委、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培育出“爱心超市”这一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新载体、新亮点,两者都不可缺位,将有更大的探索和提升空间。
 
 
 
           宣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指挥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