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6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学校长论坛在上海举行,曲靖一中李晶校长作为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学员代表分享了以《初心使然 从一个不能少到每个都重要》为主题的云南基础教育发展、改革历程,并展望未来。李晶校长梳理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时间节点、关键事件,并结合云南基础教育的状况和自己多年的办学实践,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作了交流。
一、不忘初心:一个都不能少。
作为一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在31年的教育经历中,感受到前二十年,真正在为“一个都不能少”这样一个初心在奋斗,记得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我们很多教师每天想得最多的是:怎么把课上好,怎么把班带好,那个时候,没有功利心,没计较过收入,没想过如何计算“工作量”,也没想过要去争什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之类的,课堂上孩子们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下课后一声声无邪的笑声,就是我们全部追求,这就是初心!
二、不忘初心,每个都很重要
现在基础教育格局发生了变化,从:①“一个都不能少”到“每个都很重要”(强调教育公平);②从“选择适合教育”到“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③从“培养社会栋梁之材”到“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普适性)。④从“面向未来,走向未来”到“未来是一个高度不确定的世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然而,无论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但教育的初心不变,仍然是“为了孩子,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三、不忘初心,从有质量到高质量
展望基础教育的未来,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普及,缩短了学习借鉴交流的距离,基础教育的时空轴已被打破,学习先进经验也不是问题,而我们仍将坚持:一是要千方百计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使他们有足够的能力与底气真正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二是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高考改革必将引发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它是顶层设计,回答着教育的三个根本问题,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三是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努力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
最后,李晶校长展望云南基础教育的未来。未来云南的基础教育,应该是这样的:一是坚持理念和方向不变: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二是坚持精神不变:不断凝聚改革的定力与自信、保持改革的韧性与平衡,寻找改革的认同与共识;三是持之以恒,守正创新,坚持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注重当地实际,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云南正力争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国际化和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形成独具特色的改革和实践成果,相信云南的基础教育之花定能绚丽绽放!
参加本次论坛的是来自老挝,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约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蒙古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管理者、中学校长,以及格林纳达,厄立特里亚,坦桑尼亚,加纳,埃及,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委内瑞拉,格林纳达,老挝,斯里兰卡,刚果(布),冈比亚,布基纳法索,刚果(金),科特迪瓦,纳米比亚,利比里亚,赞比亚,乌干达,多哥,巴基斯坦,几内亚,约旦,喀麦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安提瓜和巴布达,蒙古,朝鲜等国家代表。
特邀国家代表有:瑞典、澳大利亚、英国、南非、加纳、荷兰。埃塞俄比亚教育部副部长、斯里兰卡教育部部长助理,分别致开幕辞、闭幕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