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壁镇中药材种植基地
五龙万亩柑橘基地
珠江网讯 (通讯员 钱柏羽 付余红 刘天泽)“自从引进热区水果产业,我们增收致富的后劲更足了”,师宗县高良乡的热区水果种植户侬炳文说:“如今,我们家庭年人均收入实现了翻番,乡里的其他贫困户看见效益也参与进来,脱贫致富不再是梦”。这只是师宗在产业扶贫中的一个缩影。
彩云石洞蔬菜基地
葵山镇产业扶贫中药材基地
龙庆高热度辣椒长势良好
龙庆乡黑尔村壮族妇女在收割稻谷
龙庆乡精神到户扶持产业种植基地
近年来,师宗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主要抓手,以“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为目标,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产业项目”的思路,科学分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走出了一条“造血”式产业扶贫之路。针对贫困群众致贫原因复杂多样、贫困程度各不相同,“普惠式”产业扶贫措施成效不明显的问题,该县从致贫原因、家庭劳动力情况、现有收入情况等方面入手,综合考量其他标准,将贫困户科学划分为“一般贫困户”“深度贫困户”“兜底保障户”,通过“靶向”施策,确保贫困户与产业扶贫实现精准对接,逐步形成了“3331”产业扶贫全覆盖格局。
龙庆乡落红甸村委会团坡落易地扶贫搬迁点光伏发电
民族刺绣产业发展迅速
雄壁镇合作社种植的人参果供不应求
雄壁镇合作社种植的雪桃供不应求
该县大力巩固提升烤烟这一脱贫支柱产业,充分发挥烤烟产业成熟稳定的优势。在技术指导、合同分配等方面向自身有发展能力的“一般贫困户”倾斜,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收益。据悉,2018年全县栽种烤烟16.07万亩,预计可解决7279户2776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增收难题,约占贫困总人口的30%。
现如今的师宗,葵山镇有精准产业扶贫中药材基地,龙庆有精准到户扶持产业种植基地,彩云有蓝莓基地,竹基镇有296个大棚的扶贫示范基地等。近年来,该县创新精准产业扶贫模式发展特色产业,把自身有一定发展能力,但稳定增收难度巨大的“深度贫困户”列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扶持对象,按照“六化六统一”标准,通过“扶贫公司+村党总支领导下的合作社+深度贫困户”精准产业扶贫模式,精准扶持深度贫困户3797户1.6万人,发展特色种植产业1.9万余亩,发展生猪、肉牛、乳鸽等特色养殖产业,解决了约30%贫困人口的增收难题。
竹基镇296个大棚扶贫示范基地
竹基镇龙甸坝子万亩水稻基地
内转外输开展就业扶贫。加强就业扶贫力度,着力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扩大就业脱贫覆盖面,实现自身有一定发展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就业岗位的精准对接;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方式,增设农村保洁、森林看护等公益性岗位,增加群众劳务收入。2016至2018年,全县累计实现转移就业6863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195人,解决了约30%贫困人口的增收难题。
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对于自身没有发展能力,家庭的全部或大部分人口无劳动能力,且法定赡养人又无能力赡养的“兜底保障户”,该县全面落实农村低保、五保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同时,扶持发展力所能及的种养殖业,确保达到“两不愁”标准,解决了约10%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收益问题。至此,形成了“3331”的产业扶贫全覆盖局面,贫困群众的收入支撑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