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2018年秋收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8-09-18 17:11:04 来源:
2018年,曲靖市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抓死节令节点,适时播种栽插不误农时顺天务农,全年预计完成秋粮播种面积779.5万亩,同比增0.8%,发展蔬菜、水果等6大特色经作510万亩,秋收作物长势都比较好,呈现持续丰收的良好态势,据农情调度分析预测,今年全市粮食总产有望再创历史新高,预计产粮可达352.5万吨,较2017年347.7万吨增加4.8万吨,同比增1.4%,其中夏粮48.2万吨、增2.9%,秋粮304.3万吨、增1.1%。截至9月15日,全市秋收作物除水稻、玉米、蔬菜等外,其它粮经作物的收割已过半,马铃薯大面积收获基本结束,低热河谷地区、播种较早的坝槽区水稻、玉米已陆续开始收割,已收秋粮作物374.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48%,比上年同期多5.6万亩,预计10月上中旬将是秋粮收获高峰期,10月下旬进入秋收扫尾阶段。
当前全市秋收工作总体进展顺利,稳步有序推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亟需关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部分县或局部地区由于多日连续阴雨天气、雨水过多等原因影响秋收进度。如:近期阴雨天气相对较多,特别9月15日以来,受台风“山竹”和“百里嘉”登录带来的强风暴雨将给我市农(牧、渔)业生产,特别是秋收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不但影响秋收进度,也会影响农民及时收割、晾晒,甚至会造成农业生产损失,对成熟未收割在田秋收农作物容易造成霉烂、发芽等,对已收割未及时晾晒或管理不到位秋粮易造成霉变、品质降低。
二是劳动力紧缺影响秋收。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大,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我市农村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人数约占农村主要劳动力的60%以上,秋收时间紧,劳动强度大,留守农村的老弱病残妇劳动力想要抢晴收晒,显得力不从心,加之山区、半山区机械化程度不高,主要靠人工收粮,劳动力严重紧缺影响秋收工作和进度。
三是农民群众面临产品价格偏低和收割用工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不平衡,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农产品价格总体上延续了近年的下跌走势,相对农民投入的肥料、农药、机械设备、人力等生产投入品增长幅度来说,目前的农产品价格偏低,如会泽的马铃薯收购价在1300元/吨左右、玉米收购价1800元/吨左右,许多种粮农民处在保本的边缘甚至出现亏损;目前正是用工的高峰期,打工收益高,粮食收益不如务工收益,许多人不愿回家收粮,另外秋收用工紧缺,特别是在秋收高峰期,往往增加工钱都一人难求,且随着物价上涨,人工费也上涨了20%-30%不等,基本上在80-100元/天左右,人工费的上涨增加了农民秋收成本。
四是田间设施差,适用农机比率低。原有农田设施项目基本优先布局在良田好地区域,山区、半山区农田设施项目配套率低,造成山区、半山区区域缺乏机耕道路通畅,中型农机设施进不了田间;现有农机设备基本是东北地区制作,大多适应于平原地区,适应于山区、半山区的农田作业机械较少。
五是局部地方粮食收获氛围下降。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农户普遍采取算账对比的方式,局部地区农民秋收中先经后粮,先收效益好的经济作物,后收效益一般的粮食作物,所以现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和可作为商品出售的马铃薯、鲜食玉米形成了先收,而效益一般的饲用玉米和加工型马铃薯造成后收,后收的加工型马铃薯因摆放时间过长,造成淀粉含量下降,后收的玉米因阴雨天,造成霉烂现象,影响了品质。如,宣威的玉米、马铃薯收获面积进度同比分别慢8%、12%,蔬菜、水果收获收获面积进度同比分别快12%、7%。
目前,秋收作物陆续进入收割期,秋收工作即将全面展开和步入高峰期,为稳步推进秋收作物收割,确保增产丰收和农民增收,避免或减少收获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建议抓好以下工作措施落实:
一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秋收期间的气象服务。气象、农业等相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及时通过“三农通”手机短信、QQ群、微信群、电子显示屏等方式为种植农户提供准确天气信息或预报预警信息,为农民群众做好利于抢时收获、及时晾晒、干燥储藏的气象服务,有效规避天气变化给秋收生产带来的损失。
二是加强宣传指导,引导农民科学秋收。秋季多雨、霜期早,要加大秋收工作的宣传指导,开展技术培训,引导农民科学秋收,督促指导农户根据天气动态合理安排秋收进度和科学收割,改变以往要待农作物完全成熟后再统一收割的习惯,做到成熟一片及时抢收收割一片和九黄十收,确保粮食应收尽收,实现丰产丰收。
三是组织农机开展机械收获作业,加快收购进度。充分发挥机械化优势,合理组织和调度农机具,做好跨区作业的协调工作,加快秋收进度,做到颗粒归仓;加大秋收安全检查力度,联合行动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对秋收现场农机车进行检查,确保秋收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另外,针对山区、贫困地区秋收劳力短缺,建议各地建立帮扶服务支援队伍,发动农户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秋收互助组,采取“以工换工”的方式互助秋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老弱病残户等弱势群体家庭,可动员本村劳力组成志愿服务队,以结对帮扶的形式,无偿提供帮助,确保弱势群体不因缺少劳动力耽误秋收。
四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多措并举开展市场化收购,确保秋粮收购工作顺畅、平稳、安全,不出现农民“卖粮难”。认真落实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实施好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规定,各级、各地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围绕“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等重点环节,有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结合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和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采取支持订单收购、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就地加工转化等措施,培育壮大粮食市场主体,强化产销衔接,拓展粮食购销渠道,促进农民群众秋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