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陆良县农业综合开发多筹并举促进蚕桑产业发展

2018-07-04 08:34:13   来源:曲靖市财政局   
    近年来,陆良县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政策扶持契机,紧扣本地颇具产业规模和市场潜力的蚕桑特色产业做文章,高规格立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2018年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935万元投入蚕桑产业建设,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强做大蚕桑产业。一是夯实桑园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切实把桑园水利灌排工程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实行水利、农业、道路、林业和科技等综合措施,进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努力实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二是开展桑园病虫害及饲养环境统防统治工作。2018年,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科技项目,对马街、三岔河两个蚕桑大镇4.45万亩桑园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及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推广家蚕抗病毒新品种1200张,四季小蚕消毒7万张,对镇、村蚕桑技术人员及蚕农技术培训1100人次,发放小蚕温湿度自动控制器200台,塑料蚕簸4000个。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科技项目,有效降低了全县桑园病虫害及饲养区域蚕病的发生率,使亩桑产叶量及亩桑产茧量对比往年提高了15%以上,蚕农亩均增收200元以上,从而确保了该县蚕桑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三是创新饲养管理模式,扶持发展小蚕共育室建设。为切实解决好蚕农劳力不足、技术不强、蚕病难以防控的问题,提高蚕桑生产水平,推动全县蚕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扶持发展小蚕共育室建设是关键。2018年新建大型标准化小蚕共育1个,面积约200平方米,通过共育平均单张产量为45公斤,收1800元左右,而分户饲养的为35-40公斤左右,共育单产提高10公斤以上,收入增加400元左右。四是开展蚕桑、蚕茧科学种养技术培训。为落实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措施实施工作计划,全面提升我县蚕桑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做精做特做大蚕桑产业,借助项目科技措施技术培训这一平台,以陆良蚕桑生产一整年为主线,围绕春、夏、正秋、晚秋四季养蚕技术、蚕病防治技术为培训重点,结合桑园管理、桑园病虫害防治、新栽桑及品种嫁接管理等环节来进行培训。培训采取课堂专业授课为主,结合入户下田实践操作讲解为辅。以村委会会议室、村内小学教室为理论授课地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养蚕专业户及桑园为实践讲解操作地点,体现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有步骤的安排教学,使广大蚕农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实际把握实践技术,学以致用。2018年,通过高标项目科技措施、科技推广项目及产业化补助项目科技投资三类项目合力,共投入培训费13万元,培训蚕农2100人次。五是培育壮大蚕桑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围绕蚕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支撑。通过财政扶持,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运作规范、组织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鼓励发展一批蚕桑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逐步引导蚕业资源向养蚕能手和专业户集中,积极推进专业化生产。2018年扶持蚕桑专业合作社一个,项目批复总投资108.15万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探索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的新机制,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加强与基地、农户的联系,建立互利共赢、风险共担和利益联结机制,促进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快项目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项目预计201868日完工,项目建成后,可年新增总产值252万元,增加值80万元,年新增利税52万元,固定资产形成总额42.5万元,年直接受益农户500户,年直接受益农民增加收入总额30万元,直接带动基地面积0.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