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会泽斑铜:时光和历史积淀中焕发新生

2018-06-20 16:10:55   来源:    

       






  珠江网讯(记者 朱洪良 王吉飞)
斑铜是一种具有极高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民间手工艺品。它采用会泽特有的天然铜,经烧斑、锤打等数十道工序,烧数十次,打数万锤方能成型。用这种方法做出的香炉、花瓶、笔筒等工艺品,在桔红色的基面上,均匀地布满了黄白交灿的晶斑,宛若在铜体内均匀地镶进了若干细小的水晶石,看似凹凸不平实则光滑如镜,因此班铜被誉为“金属宝石”和“稀世珍品”,也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张氏斑铜、德康斑铜等曲靖斑铜匠人就将千奇百态的斑铜制品带到了南博会,走近他们的展区,到处充满着历史韵味。一件件做工精细、传神生动、发散出斑驳光芒的斑铜制品跃入眼帘。灯光洒落在斑铜马、斑铜龙、斑铜花瓶这些纯手工制作艺术品上,折射出圆圆的带着五彩的光环缓缓滑动,使斑铜器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光泽。再细看,光泽似乎是从斑铜里面散发出来的,仿佛件件斑铜中都蓄满了璀璨的阳光。

记者来到了张氏班铜展台前,“会泽是斑铜工艺的根,我们张氏斑铜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十三代了。”张氏斑铜第十三代传人张伟自豪地告诉记者,自己不像其他传承人,很小就在家人身边耳濡目染的学习,而是一直在外求学,直到大学毕业几年后,才开始思考传承的问题。经过和家人的沟通,认为自己有义务、有责任将斑铜技艺传承下去,这才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斑铜工艺的传承上,经过四五年的钻研,加上从小就见到父亲制作斑铜,张伟的手工技艺水平已日臻成熟,赢得大家的认可。

“制作斑铜的原料为天然铜,含铜量达95%以上,并含金、银等其他有色金属,由于原材料非常难得,所以一年的成品也不过10多件而已。”张伟告诉记者,现在因为原材料比较紧缺,收购天然铜有点像赌石,20公斤大小的天然铜收购价要在数万元,而制作一件成品往往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所以一个成品的市场价格在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也就不足为奇了。

斑铜制品是会泽铜商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工艺传承于二千年前汉朝时期"堂琅洗"薄膜锻打技术,以稀有的自然铜块为原料,经选料、锻打、成型、烧斑、制斑等十多道工序,让自然铜、金、银等各种金属离子归类结合,形成晶斑状交错的桔红基面,五彩缤纷的色彩反差。因富丽堂皇、高贵典雅而蜚声中外,1914年,祖上张宝荣、张宝华兄弟锻打的‘斑铜鼎’,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章,从此让会泽斑铜誉满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