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作为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县,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社会帮扶资金整合投入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集“零钱”为“整钱”, 构建了“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脱贫攻坚投入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87393.3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整合涉农资金49470.31万元;省级财政整合涉农资金22080.04万元;市级财政涉农资金15843万元;县级投入脱贫攻坚资金4035万元;拨付整合统筹财政涉农资金83070.71万元。对此,会泽县财政局采取“五抓”有力措施,对财政涉农整合资金的监管“出实招”,确保整合资金发挥效益。一是抓机制,统筹整合制度化。成立了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和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推进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试行)》、《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县财政局建立涉农资金整合平台,建立了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台账,在整合过程中认真对照要求审核、把关,对列入整合的资金百分百整合到位,对末列入整合的资金坚决予以剔除,规范了财政涉农资金的整合、管理、使用。二是抓审核,项目规划精准化。坚持自上而下的方式,在资金安排下达前,要求各乡(镇、街道)结合当年的脱贫出列目标任务,精准规划所需要实施的项目,分口报县级主管部门按行业标准审核把关,经审核把关后汇总编制该乡(镇、街道)当年脱贫攻坚项目实施方案,上报县扶贫办汇总审核编制全县当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确保了项目规划不漏项。三是抓重点,资金安排靶向化。严格对照脱贫出列标准安排下达资金,与脱贫任务无关的项目一律不再安排下达,彻底打破了“满天下雨”和“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困局,集中财力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脱贫攻坚不脱靶。同时在资金安排上突出村集体经济,制定《会泽县推进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在上村乡等5个乡镇开展试点工作,其中在上村乡小坡村委会试点工作共折股量化带动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一个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林地流转吸收贫困户务工和入股分红,每年可为30户贫困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0.8万元,为村集体增收1.6万元。2017年在全县开展了34个贫困村集体经济资产量化试点,共计投入资金1620万元,解决了34个出列村每村2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四是抓公示,群众监督规范化。资金及项目按照“谁使用、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资金使用到哪里、公开到哪里、监督就跟到哪里,公示采取分级分类的形式进行公告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群众和受益村群众的监督。公开公示具体由主管部门、乡(镇、街道)、行政村、自然村实施主体责任,具体公示内容涵盖项目工程时限、资金来源、资金规模、补助标准等。五是抓责任,监督检查常态化。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会泽县脱贫攻坚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分级明确了各乡(镇、街道)、项目主管部门、村(社区)在脱贫攻坚专项资金监管中承担的监督责任,要求各乡(镇、街道)和主管部门每年开展不低于2次的集中自检自查。2017年以来联合纪委、审计部门组成6个监督检查组,先后开展了6次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在检查中严格标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脱贫攻坚快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