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月份事故情况
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63起,死亡22人,受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201.38万元,同比分别下降41.67%、8.33%、70.59%、440.47%。
(一)分行业情况
1.工矿商贸发生事故2起,死亡2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180万元,去年同期未发生事故。
2.煤矿未接到事故报告,去年同期未发生事故。
3.道路交通事故21起,死亡20人,受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7.16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4.38%、4.76%、70.59%、39.19%。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3起,死亡4人,受伤4人,直接经济损失0.37万元,同比死亡人数持平,其余三项分别下降40%、上升300%、下降82.04%。
4.消防火灾事故40起,死亡0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14.22万元,同比死亡人数减少3人,受伤人数持平,事故起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47.37%和44.2%。
(二)分区域情况
麒麟区发生事故9起,死亡3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2.86万元;
宣威市发生事故8起,死亡2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1.95万元;
富源县发生事故3起,死亡0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1.19万元;
会泽县发生事故5起,死亡3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2.75万元;
陆良县发生事故15起,死亡6人,受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3.99万元;
罗平县发生事故7起,死亡2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182.88万元;
师宗县发生事故3起,死亡0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0.36万元;
马龙区发生事故2起,死亡1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0.03万元;
沾益区发生事故9起,死亡2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3.07万元;
经开区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
高管大队发生事故1起,死亡2人,受伤4人,直接经济损失0.3万元;
省属煤矿未接到事故报告。
(三)较大及以上事故
4月份发生1起较大事故,死亡3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0.03万元。去年同期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
二、1月—4月份事故情况
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628起,死亡109人,受伤101人,直接经济损失1210.64万元,同比分别下降2.33%、下降15.5%、下降32.67%、上升100.95%。生产安全事故(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统计信息直报系统数据,下同)89起,死亡70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79起,下降47.02%,死亡人数减少55人,下降44%。
(一)分行业情况
1.工矿商贸发生事故4起,死亡4人,受伤4人,直接经济损失910万元,同比死亡人数持平,其余三项分别上升33.33%、100%、157.79%。
2.煤矿行业未接到事故报告,去年同期未发生事故。
3.道路交通事故128起,死亡99人,受伤97人,直接经济损失60.15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8.99%、下降18.85%、下降34.46%、上升6.5%。发生较大事故2起,死亡7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0.13万元。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1起,死亡8人,受伤11人,直接经济损失7.34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8.89%、46.67%、15.38%、44.31%。
4.消防火灾事故496起,死亡6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240.49万元,同比死亡人数增加3人,受伤人数持平,其余两项分别上升2.9%和24.62%。
5.农业机械未接到事故报告。去年同期未发生事故。
(二)分区域情况
麒麟区发生事故65起,死亡18人,受伤19人,直接经济损失791.2万元;
宣威市发生事故174起,死亡17人,受伤8人,直接经济损失40.31万元;
富源县发生事故37起,死亡4人,受伤7人,直接经济损失8.01万元;
会泽县发生事故67起,死亡14人,受伤13人,直接经济损失11.57万元;
陆良县发生事故107起,死亡11人,受伤8人,直接经济损失16.69万元;
罗平县发生事故73起,死亡10人,受伤20人,直接经济损失265.11万元;
师宗县发生事故22起,死亡4人,受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2.57万元;
马龙区发生事故14起,死亡3人,受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49.4万元;
沾益区发生事故40起,死亡9人,受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9.32万元;
经开区发生事故14起,死亡4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5.36万元;
高管大队发生事故15起,死亡15人,受伤19人,直接经济损失11.1万元;
省属煤矿未发生事故。
各行业、区域事故死亡人数统计表
区域 |
工矿
商贸 |
煤矿 |
道路交通 |
消防
火灾 |
农业
机械 |
合计 |
生产 |
其他 |
曲靖市 |
4 |
0 |
8 |
91 |
6 |
0 |
109 |
麒麟区 |
1 |
|
3 |
12 |
2 |
|
18 |
宣威市 |
|
|
2 |
13 |
2 |
|
17 |
富源县 |
|
|
|
4 |
|
|
4 |
会泽县 |
|
|
|
14 |
|
|
14 |
陆良县 |
|
|
|
11 |
|
|
11 |
罗平县 |
2 |
|
|
6 |
2 |
|
10 |
师宗县 |
|
|
|
4 |
|
|
4 |
马龙区 |
|
|
|
3 |
|
|
3 |
沾益区 |
1 |
|
|
8 |
|
|
9 |
开发区 |
|
|
|
4 |
|
|
4 |
高管大队 |
— |
— |
3 |
12 |
— |
— |
15 |
省属煤矿 |
— |
|
— |
— |
— |
— |
0 |
(三)较大及以上事故
发生2起较大事故,死亡7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0.13万元,同比分别上升100%、上升75%、下降66.67%、下降74%。
三、主要特点
一是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全市各类事故呈现“三降一升”的态势,除直接经济损失同比上升100.95%,其余三项分别下降2.33%、15.5%和32.67%。
二是生产安全事故持续保持大幅下降。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同比分别下降47.02%和44%,生产安全事故持续得到有效遏制。
三是工矿商贸行业形势较为严峻。4月份接连发生2起事故,导致工矿商贸行业呈现“一平三升”态势,除死亡人数持平,其余三项分别上升33.33%、100%、157.79%。
四是煤矿行业继续保持“零死亡”。煤矿行业持续保持“零死亡”,已连续22个月未发生事故。
五是道路交通形势继续保持向好。虽然4月份发生1起较大事故,但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都较同期继续保持大幅下降,分别下降18.99%、18.85%和34.46%。
六是火灾事故继续得到遏制。虽然火灾事故依然呈现“一平三升”态势,但4月份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47.37%、100%和44.2%,事故上升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遏制。
四、下步工作对策建议
(一)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断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增强红线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大力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及时研究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措施,狠抓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全力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要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压实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主要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督促检查,指导解决问题。各有各部门要全面分析评估本行业领域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督促、指导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制定有效防范应对措施。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管理,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二)突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严防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各地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高事故防范能力,突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旅游、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治理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突出重点地区,及时分析研判事故多发易发地区和事故发生特点,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化监管执法,严格约谈通报、督查督办等措施,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强化汛期安全防范措施,扎实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各地各部门要强化矿山和尾矿库雨季防汛、防排水、防雷电“三防”检查,严密矿井采空区、塌陷区、积水区和尾矿库坝体及周边山体、排土场的巡查监测,严防淹井透水、溃坝漫坝和滑坡事故发生。要强化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防雷击、防高温以及防汛安全检查,严格执行高温、雷雨天气停产规定,严防泄漏、爆炸等事故发生。要强化对公路、铁路存在被冲毁危险的桥梁、隧道、涵洞、边坡等的巡查监控,及时发现排除险情、消除隐患。要大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对受到山体滑坡、垮塌和泥石流威胁的地质勘探、油气井场、施工工地、生产厂房,要加强监测监控,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要强化建设施工项目安全检查,遇雷雨、大风等极端天气时,要按规定立即停止室外高空作业,落实塔吊等大型起重机械抗风防滑措施。
(四)着力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防范应对处置能力。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和完善安全事故和灾害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演练,并做好地方政府和企业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要进一步完善部门间联合会商、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加强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和人流车流监测,及时发布暴雨、雷电、大风、森林火险等预警预报信息,广泛进行风险防范、避险逃生知识技能的宣传、提示,指导企业和社会公众做好防范应对。要进一步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事故险情及时、准确上报和科学有效处置。消防、矿山、危险化学品、森林防火、地震等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要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加强值班备勤和应急物资配备,一旦发生险情,确保做到组织领导有力、救援到位及时、物资装备充足,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