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不让一个贫困户“落榜” 会泽县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再回头”侧记

2018-05-04 14:19:14   来源:   

珠江网讯(通讯员 王兴平)“停电”了,但动态管理“回头看”党员和群众评议会不会停下来。4月27日,在会泽县乐业镇梭落村一间30多平米的小会议室内,一把手电筒照射在天花板上,几根蜡烛点在桌面上,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群众一共40多人围坐在会议室内,在微弱的“蜡光”下,召开群众评议会,对调整拟动态管理的人员名单交由群众评议。

连日来,梭落村的驻村队员和村干部放弃节假日,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沉下心,俯下身,进农家,摸详情,传真意……摸清农户实情,做到不漏一户,不丢一人。

步骤明确根基稳,真正“一碗水端平”

“搞好贫困户的再识别,我们要走好几个步骤,农户申请、贫情分析、实地调查、信息数据复核、拟定人员名单、公开评议、逐级审定,一个程序都不能少。”县扶贫办派驻梭落村的第一书记邓金碧对再识别工作这样解读。

在梭落村委会办公桌上,厚厚的一沓材料上写满了各家各户的情况。驻村队员董世宽手拿一份《贫困对象动态调整工作方案》,按照《方案》上的要求,对相关材料进行仔细归类整理。

“让每个村民都清楚政策,让每位村民都参与到精准识别中,把每户农户的家底摸清摸实,才能选出真正的贫困户。”董世宽告诉笔者,从4月1日开始,县、乡、村三级10多名干部两人一组,已经走访了该村5个村小组400余户村民。摸底材料装订成册以便选出预选名单,接着还要再次入户调查,核实家庭情况和听取群众意见,再召开村民代表会。

走村串户会议定,不让贫困户“落榜”

“家里几口人?”“种了几亩地?”“平时还有其他收入吗?”“身体状况怎么样?”作为驻村干部,县扶贫办主任科员刘志全多次走进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

老百姓的事情,由老百姓来评,在梭落村,第一书记邓金碧对笔者说:“为尽快熟悉村情,贫情,连日来,驻村队员和村组干部顶着列日,借着星光,走村入户,穿梭在各个村寨,认真向群众讲解国家、省、市、县脱贫攻坚政策及帮扶措施,经过近一个月的连续奋战,掌握了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四轮村组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的认真梳理和信息比对,才把贫困对象“回头看”和精准施保人员名册整理完整,为不影响群众做农活,让群众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参与评议,我们尽量利用晚上时间召开党员会议和村民评议会。在4月27日晚,我们冒着大雨,打着手电,借着烛光及时召开了梭落村五个小組的评议会。会议结束后,已是12点了,各组又忙着赶回村委会,召开了碰头会,对会议上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汇总”。

一张清晰的表格,上面清楚地记录着贫困人口的姓名,只需要填“是”或“否”,村民们就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对贫困状态的认定。“这是由村民自己选出贫困户,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我们老百姓确实心服口服,政府精准扶贫的决心,也坚定了我们贫困户的脱贫信心!”列入预选名单的村民苟华云说。

梭落村“蜡光”下的群众“评议会”,只是该县开展动态管理“回头看”的一个缩影。为扣好精准扶贫第一颗“钮扣”,会泽县实施了脱贫攻坚工作中关键的一步——精准扶贫“再回头”,对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农村低保精准施保、农村危房改造动态调整3项工作开展“回头看”,对全县所有农业户籍农村常住人口,逐村逐户再次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对象100%精准。

为确保“回头看”质量,该县制定了《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回头看”工作方案》,明确“应退尽退”10种情形、“应纳尽纳”5种条件及“应扶尽扶”条件,统筹把握“贫困线”定量标准和“两不愁三保障”定性标准,相互印证、统筹考量,并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回头看”。

一个个感人的镜头,一张张鲜活的面孔,生动地记录着广大干部群众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的苦与乐。此次精准识别“回头看”,不仅锤炼了干部的品格,也拉近了干群关系,夯实了基层工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