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季度曲靖市工业能源生产消费简析
2018-05-02 11:24:16 来源:曲靖市统计局
2018年一季度,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统筹协调,采取坚决有力措施,一季度经济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0%。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速较快,同比增长19.3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长7.43%,节能形势非常严峻。
一、曲靖市工业能源生产、消费情况
(一)原煤、电力产量一降一增
2018年一季度曲靖市全社会原煤产量351.63万吨,同比下降1.03%。其中,无烟煤101.97万吨,同比下降8.15%;炼焦烟煤32.51万吨,同比下降17.63%;一般烟煤211.47万吨,同比增长5.66%;褐煤5.68万吨,同比增长21.39%。
2018年一季度曲靖市全社会发电量42.61亿度,同比增长8.80%。其中,火力发电量19.03亿度,同比增长2.41%;水力发电量12.20亿度,同比增长15.15%;风力发电量11.18亿度,同比增长13.27%;太阳能发电量0.19亿度,同比增长77.05%。
(二)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同比增长19.35%
2018年一季度,曲靖63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369.0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9.35%,其中:采矿业170家企业能源消费量17.9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0.60%;制造业424家企业能源消费量330.4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1.1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3家企业能源消费量20.6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6.78%。一季度各月月末能耗增速分别为21.64%、21.64%、19.35%。
(三)煤、电消费一降一增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费578.33万吨,同比下降4.9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56.57亿度,同比增长12.32%。
(四)九县(市、区)能源消费均上升
2018年一季度全市九县(市、区)能源消费量均呈上升态势。
麒麟区75.5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1.39%,占全市比重20.46%;沾益区100.0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3.70%,占全市比重27.12%;马龙区34.8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8.92%,占全市比重9.43%;陆良县18.3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66%,占全市比重4.98%;师宗县23.4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2.99%,占全市比重6.35%;罗平县8.70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12%,占全市比重2.36%;富源县48.4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82%,占全市比重13.14%;会泽县21.40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08%,占全市比重5.80%;宣威市38.2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85%,占全市比重10.37%。
(五)能源加工转换效率84.66%
2018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工转换能源投入494.37万吨标准煤,产出418.52万吨标准煤,能源加工转换效率84.66%,比上月月末提高0.86个百分点,比同期(85.93%)降低1.27个百分点。一季度各月月末加工转换效率分别为83.80%、83.80%、84.66%。
(六)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九升三降”
2018年一季度全市重点监测的13个工业产品生产单位能耗指标中,9个指标上升,3个指标下降。除单位纯碱生产综合能耗因同期企业未生产不可比外,其他工业产品单位能耗小幅波动。
其中,单位上升的9个指标是单位铅冶炼综合能耗、炼焦工序单位能耗、单位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吨钢综合能耗、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吨水泥综合能耗、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分别增长12.84%、6.81%、6.33%、3.92%、2.18%、1.77%、1.55%、0.65%、0.41%。下降的3个指标是单位黄磷生产综合能耗、单位精锌(电锌)综合能耗、单位粗铅综合能耗,分别下降0.13%、1.07%、12.43%。
(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长7.43%
2018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9756吨标准煤/万元(现价,下同),同比增长7.43%(可比价,下同)。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6.232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增长1.33%。
二、能源生产、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原煤复产验收进度慢
部分企业因证件到期、安全生产未验收等问题一直未开工生产。截至2018年3月27日,全市有15对煤矿恢复生产,复产验收进度缓慢。
(二)各县(市、区)能源消费不均衡
各县(市、区)能源消费不均衡,比重差距较大。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麒麟区、沾益区、富源县、宣威市,4个县(市、区)能源消费合计262.33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量的71.08%。马龙区、陆良县、师宗县、罗平县、会泽县5个县(区)能源消费合计106.72万吨标准煤,仅占全市能源消费量的28.92%。
(三)高耗能行业比重大
工业产业结构重工化明显,高耗能行业比重大。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341.6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1.38%,占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92.58%。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费106.84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28.9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费67.76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18.36%;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能源消费61.31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16.61%;非金属矿物制造业能源消费51.46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13.9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能源消费33.97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9.2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费20.34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5.51%。
(四)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增速较快
2018年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同比增长19.35%,增速较快,节能形势非常严峻。
三、对今后能源生产、消费与节能降耗工作建议
(一)积极抓原煤生产,全力促行业转型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案,坚持“一矿一组”精准帮扶措施,主动帮助煤矿解决问题,督促指导煤矿抓好隐患整改、开展全员培训、加快手续办理,稳步推进复产复建工作。围绕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攻坚年”目标任务,紧盯时间节点,抓住关键问题,优化行政服务流程,争分夺秒推进煤矿产能置换和办理转型升级项目建设相关手续。
(二)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对于传统电力、冶金、非煤化工优势产业:提升水资源利用,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鼓励煤电、电冶联营,积极推进企业直供电和富余电量交易,实现电化一体化和电冶一体化;延伸冶金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有色、黑色产业发展,实现产品终端化、高端化;重点发展技术集成度高、资源利用效率高、能耗较低、产品结构可优化调整的非煤化工产业,促进循环发展、精细发展、多元发展。
(三)加快推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能源结构的优化取决于能源系统的优化,应实现能源、经济、社会、环境的协同发展。加快发展煤炭深加工和洁净化利用,推进以气代煤、以气代炭、以气代油、以水电代火电进程,发挥风电在电源结构中与水电的互补作用,推进太阳能的多元化利用,鼓励利用天然气、电力等优质能源替代燃煤使用,在城乡居民生活、工业与农业生产等领域推进天然气、电能替代,减少散烧煤和燃油消费。
(四)强化节能目标管理
曲靖市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高,结构调整难度大, 直接节能仍是主要途径,各级节能主管部门要持续强化节能目标管理,严格按照节能降耗目标要求,合理分解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任务,确保全市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完成全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五)加强能源统计监测工作和能力建设
能源统计要致力于提高能源统计服务水平,始终坚持能源统计工作的正确方向,践行好统计工作的新理念、新定位、新角色,进一步深化能源统计改革,始终抓住数据质量这个生命之本,紧紧围绕绿色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节能降耗监测、新能源发展等重点工作加强能源统计分析研究,充分发挥能耗监测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及时反映情况,提供决策依据、对策建议,开展预判预警,为实现“十三五”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提供有力的统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