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亮点多 法治政府走向前——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依法行政工作报道(之三)
2018-04-04 15:42:45 来源:
依法行政,依法治省,云南蹄疾步稳,有创新、有突破、成效明显,出现了许多可圈可点的亮点。
亮点一:强化生态法治建设,全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定位要求。
一是在立法上,相继出台云龙水库、水土保持、国家公园、湿地等保护条例,在对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每一个湖泊都分别制定一部保护条例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制定或修订了《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等,同时启动了《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在立法过程中充分汲取了中央通报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保护不力的教训,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进行对标对表,在立法上强化了对云南绿水青山严格保护。二是加强了组织保障,设立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成立了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领导小组。三是强化生态文明执法,依法惩处违反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法行为。大力清理九大高原湖泊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抚仙湖沿湖13家中央和省属企事业单位中已有3家完成退出工作;对九龙晟景项目样板区处于抚仙湖一级保护内的别墅进行拆除;滇池周边违规项目调整为生态湿地管理和宣传展示用房;对洱海周边约2500户餐饮客栈依法开展了环保核查。
亮点二:围绕中心工作,加强依法行政顶层设计。
一是成立了省委依法治省领导小组依法行政专项组,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思路,统筹谋划全省依法行政工作。二是2015年以省政府1号文件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1号),是我省依法行政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三是《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规划》被列为“十三五”省级专项发展规划之一,这是云南法治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云南发展规划史上的第一次。四是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被纳入省委、省政府年度综合考评,并对2014年、2015年、2016年度省级政府各部门和16个州(市)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进行了考评,标志着以考评检验依法行政实效这一重大举措得到落实。五是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省政府和政府部门领导进行法律知识讲座,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已成为常态。
亮点三:围绕中心、严格执法,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管力度,全力推动供给侧改革。
一是依法重拳整治云南旅游市场乱象,推动了云南旅游转型升级。2017年3月,省政府印发了《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从7个方面对云南旅游市场提出了史上最严22条整治措施。同时,改革旅游行政执法体制,推行综合监管,提高监管效能,按照“1+3+N+1”综合监管模式(1个综合监管指挥平台、3支执法队伍、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旅游监管履职监察机制),全省16个州市均建立了旅游综合监管调度指挥部及指挥中心,全省共挂牌设立了30支旅游警察队伍、23个工商局旅游市场管理机构、146个旅游巡回审判机构,建立了旅游执法履职监督机制。推进旅游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建设了“云南省旅游市场电子化监管平台”,实现旅游服务标准的合同化、旅游团队动态化监管、5A级景区视频监控。2017年上半年,昆明市共办理旅游行政处罚案件141件,处罚金额257.75万元。二是围绕经济发展重点及时提供法治保障。为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以云办发〔2017〕47号文件下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0条措施》《关于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10条措施》。这双10条措施,将进一步改善和营造民营经济发展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对全面增强我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活力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我省园区依法行政工作,开启建设新时代园区营商法治环境新征程,经省政府批准,省政府法制办、省工信委于2017年12月27日在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召开了全省园区依法行政工作推进会,对园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推进依法行政作出了具体安排。三是严格行政执法,依法淘汰了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依法关停了砚山县等地的地条钢违规生产企业,有力促进了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