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曲靖市突出“一早一快四强化”抓实春备耕工作

2018-03-27 11:17:46   来源:   
        2018年开春以来,曲靖市在加强460余万亩以“两菜一薯”为重点的小春在田作物春管工作同时,在坚决打好春季农业生产第一仗工作中,始终把春备耕作为压到一切的中心工作任务来抓,紧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主线, 围绕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主旋律,聚焦质量效益,狠抓结构调整、物资调供、绿色引领等工作重点及关键环节,突出“一早一快四强化”,全力以赴抓实备耕各项工作,春备耕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3月23日,已完成水稻育秧3.43万亩,占计划的42.9%,已播种大春粮豆作物204.28万亩,完成计划的30.8%,种植蔬菜、蚕桑、中药材、水果、花卉、魔芋等特色经济作物174.32万亩,完成大春计划的45.9%,种植大春青贮青饲玉米0.68万亩、完成计划的1.4%,种植大春鲜食玉米3.12万亩、完成计划的36.3%。
  一是谋划部署早。春节后及时制定下发了《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2018年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曲政发〔2018〕8号)文件,明确粮食种植面积1025万亩、发展特色经济作物510万亩等目标任务,2月26日迅速下发了《曲靖市农业局关于切实抓好春备耕重点工作的通知》(曲农〔2018〕15号)文件,结合“狠抓落实年”活动,各级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对春耕生产进行全面安排部署,采取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及时深入实地督导、农口部门分片挂钩包保指导、农业技术人员蹲点服务,做好春备耕生产组织发动、跟踪管理,及时将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层层分解落实,跟踪管理到村、组及农户,落实到田间地块,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真正实现春备耕工作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
  二是农资调供快。全市涉农部门协同联动,农资和供销科学储备农用物资,积极调剂品种余缺,金融部门对农民所需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资金开展优先服务、供应、满足,全市良种、化肥、农膜、农药及春耕资金等农用资呈现总量足、质量优、供给有序、调供快良好局面。截至3月23日,全市良种、化肥(折纯)、农膜、农药供应就位分别占生产需求量的100%、75.61%、81.13%、40.27%;已筹集春耕资金12.2615亿元(其中:县乡财政投入2165万元、支农信贷发放12.195亿元),加之金融后续发放额度完全可以满足春耕生产需求。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2615家,整顿农资市场258个,查处违规经营农资案件60余件,组织50余个农机专业合作组织、2100户农机专业户共4.2万台(套)农机具跨区作业,完成翻犁或耕整地383.4万亩。 
  三是强化政策激励。组织各级干部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改饲、农机深松整地等各项惠农政策,确保政策不走样、不缩水,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去年12月中旬前已将2018年中央提前下达的6.8346亿元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下拨各县(市、区),其中6.2994亿元耕地地力保护惠农补贴资金将通过“一折通”及时足额兑付到种粮农户手中,实现政策宣传百分之百到人、兑现百分之百到户,充分发挥了政策的引导和激励效应,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四是强化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农业生产由传统种养习惯向市场需求导向转变,合理安排产业发展优先序,以马铃薯、生猪、蔬菜、蓝莓(猕猴挑)4个市级优势产业和陆良蚕桑、富源魔芋、马龙苹果、罗平油菜及小黄姜、师宗热区水果、会泽软籽石榴、沾益中药材、麒麟蔬菜等“一县一特”优势产业为重点,优化区域布局和种植品种,深入推进“粮改饲”、“玉米镰刀弯”和马铃薯主粮化政策落实,调减13万亩籽粒玉米种植,推广青贮青饲玉米60万亩、鲜食玉米16万亩,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8万亩,推广秋冬和小春等商品马铃薯95万亩,构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着力压减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拓展特色高效供给,主攻质量效益,促进产业兴旺。
  五是强化绿色引领。针对春耕生产期投入品使用量大和废弃物集中产生的实际,引导农业生产主体把残膜、化肥、农药为重点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到春耕生产各个环节,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从目前备耕物资调度看,化肥、农药单位耕地面积备用量分别降了0.4、0.03千克,在持续搞好已实施的4万亩轮作休耕工作的基础上,新申报轮作休耕试点面积11.8万亩,持续推广使用厚度0.01mm以上的农用地膜,回收残膜1.5万吨以上,实施绿肥翻压还田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500余万亩,着力改良土壤、提升耕地基础地力,促使春耕生产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永续利用,夯实质量兴农基础。
  六是强化科技支撑。实行“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推广机制,抓培训、推科技、办样板。截至3月23日,全市组织农业科技人员1.32万人(次),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科技宣讲539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6.07万份,培训农民29.42万人;围绕“村百亩、乡千亩、县万亩”,落实大春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地块70片70万亩。深化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目前已推广优良品种、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间作套种、水稻钵盘秧育苗等科技措施1287.6万亩次、占计划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