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和全市脱贫攻坚年度任务安排部署会议精神,紧扣“精准施策、提质增效”主题,认真作好开篇布局文章,对标对表补差距,集中精力抓落实,坚决打赢新时代第一场硬仗精准脱贫攻坚战。
一是对标对表抓落实。召开县(市、区)委常委会会议、扩大会议、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年度脱贫攻坚规划,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和“村10条、乡10条、县5条”退出标准,一季度重点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产业扶贫项目开工建设,组织开展好劳务输出,确保实现“开门红”;二季度重点通过现场观摩、督促检查等形式,狠抓项目推进,确保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三季度重点打好住房保障、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面上工作8月底前完成,确保实现“加速推进”;四季度重点抓好巩固提升、查缺补漏,确保实现“圆满收官”。
二是压实责任抓落实。压实县级领导责任,按照“三包一帮”承包责任制要求,将所有县级领导安排承包到贫困乡,对所承包贫困乡出列负总责;压实乡镇干部责任,所有乡镇科级干部承包到贫困村,对所承包贫困村出列负总责;压实帮扶干部责任,驻村扶贫干部、帮扶干部和乡村干部对结对帮扶贫困户脱贫负总责。
三是突出重点抓落实。扭住产业扶贫,实施贫困地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产业扶贫推进行动,建立完善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联动发展机制,实现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动贫困户全覆盖,实现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项以上产业增收项目,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扭住易地扶贫搬迁,耐心细致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动员,用心用情帮助群众解决产业、就业、就学、就医等困难问题,不折不扣落实各项补助政策,让群众愿意搬、主动搬,搬得出、稳得住,确保8月底前基本完成主体工程、10月底前全部搬迁入住;扭住住房保障,在精准锁定对象基础上,通过深入细致宣传动员,引导贫困群众以加固改造为主,实施C、D级危房改造,迅速掀起建设热潮,确保9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10月底前搬迁入住;扭住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青壮年劳动力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完善劳动力输出精准对接机制,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1门实用技能,保障稳定就业,实现稳定增收。
四是统筹整合抓落实。充分发挥好县级脱贫攻坚指挥部作用,围绕年度目标和脱贫攻坚规划,编制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方案,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做到“买酱油的钱可以用于打醋”、应整尽整;建立扶贫资金整合报告制度,凡属于不敢整合、不愿整合、不会整合的县(市、区),整合不了的资金向上级做出说明,资金整合情况在全市范围适时通报;改进扶贫资金使用方式,通过支持贫困地区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开展项目建设;加强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全面落实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透明度;建立扶贫资金常态化监管机制,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绩效考核评价,提升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水平。
五是分类指导抓落实。罗平县对照国家第三方评估标准,逐项查缺补漏,确保通过评估,顺利实现摘帽;师宗县、富源县对标“户6条、村10条、县5条”脱贫标准,在“三率一度”上下足“绣花”功夫,确保如期脱贫摘帽;会泽县、宣威市紧盯最薄弱环节,瞄准最困难群体,聚焦最急迫问题,全力打好“十大攻坚战”,确保取得阶段性、决定性成效,为脱贫摘帽奠定坚实基础、赢得主动权;其他非贫困县因人因户制定精准帮扶措施、落实精准帮扶责任、实施精准帮扶项目,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具体,确保年度脱贫出列任务按时完成。
六是激发内力抓落实。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强化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和组织发动,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通过开办脱贫攻坚“讲习所”、“小手拉大手”扶贫进校园、讲好扶贫故事等方式,把扶贫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立脱贫之志、鼓奋进之气、感扶贫之恩。
(市扶贫办 高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