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2017年曲靖市区域经济运行情况

2018-01-29 08:51:08   来源:曲靖市统计局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发展诸多不稳定因素,曲靖市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以狠抓落实年为抓手,完善经济运行监测调节机制,各项工作早谋划、早布置、早安排,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呈现出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三次产业共同发力态势,顺利完成了年初既定目标。
  一、地区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初步测算,201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41.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0.5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3.1个百分点,实现了年初既定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1.76亿元,增长6.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56.87亿元,拉动GDP增长1.13个百分点,增长11.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6.9%,拉动GDP增长4.6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32.49亿元,增长10.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2%,拉动GDP增长4.1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8.1 : 39.0 : 42.9。
  分季度看:地区生产总值一季度增长9.5%,二季度增长9.3%,三季度增长9.9%,三季度增长10.8%,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发展态势。
  分地区看,全市有6个县(市)增速超过全市水平,其中,增速最高的是沾益区,增长12.4%,沾益区增长11.4%,富源县增长11.1%,陆良县增长11.0%,罗平县增长10.5%,师宗县增长10.1%。 6个县(市、区)增速超过上年同期,其中:师宗县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0个百分点,沾益区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会泽县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富源县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麒麟区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马龙区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各地区经济发展总体均衡,呈现出齐头并进态势(详见下图)。
  各地区GDP增速变动情况
  
  (一)麒沾马地区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明显
  2017年,麒沾马地区实现生产总值883.8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5.5%,增长10.4%,增速比全市快了0.4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47.4%,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74个百分点,占居全市半壁江山。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4.5亿元,占全市第一产业的21.2%,增长5.9%,对全市第一产业的贡献率为20.9%,拉动全市第一产业增长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6.6亿元,占全市第二产业的56.4%,增长11.2%,对全市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为53.8%,拉动全市第二产业增长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2.7亿元,占全市第三产业的46.0%,增长11.3%,对全市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47.2%,拉动全市第三产业增长4.7个百分点。
  (二)工业依然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2017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565.4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8%,增速比GDP快了0.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3.7%,拉动GDP增长3.37个百分点,工业发展好于预期。从各县市区工业发展情况看,工业增速超过GDP增速的有7个地区。其中:富源县工业增长18.2%,比GDP快了7.1个百分点,对富源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46.2%,师宗县工业增长17.3%,比GDP快了7.2个百分点,对师宗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39.7%,陆良县工业增长16.4%,比GDP快了5.4个百分点,对陆良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25.7%,马龙区工业增长15.3%,比GDP快了4.3个百分点,对马龙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56.2%,沾益区工业增长15.2%,比GDP快了2.8个百分点,对沾益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44.7%,宣威市工业增长13.8%,比GDP快了4.3个百分点,对宣威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28.0%,罗平县工业增长13.7%,比GDP快了3.2个百分点,对罗平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25.0%(详见下表)。
  各地区工业对经济的贡献情况
  
  
  (三)营利性服务业成为第三产业的主力军
  2017年,以信息传输服务为主的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6.85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2.8%,占比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增长29.2%,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34.2%,拉动第三产业增长3.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5.5%,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14.3%。一是从营利性服务业占比看,各地区营利性服务业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明显提高,有3个县区占GDP的比重超过了5%,其中沾益区占13.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麒麟区占5.8%,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罗平县占5.3%,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二是从营利性服务业的贡献看,各地区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了20%,远高于GDP增速,最高的达到了77.5%。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来看,沾益区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7.6%,对沾益GDP的贡献率为23.3%,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57.3%,拉动第三产业增长7.9个百分点;麒麟区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9.5%,对麒麟GDP的贡献率为16.0%,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36.7%,拉动第三产业增长3.5个百分点;罗平县营利性服务业增长30.7%,对罗平GDP的贡献率为13.8%,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31.7%,拉动第三产业增长3.4个百分点;陆良县营利性服务业增长39.5%,对辖区GDP的贡献率为11.0%,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29.1%,拉动第三产业增长3.2个百分点;会泽县营利性服务业增长77.5%,对辖区GDP的贡献率为14.2%,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24.6%,拉动第三产业增长2.9个百分点,各地区营利性服务业对当地经济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详见下表)。
  各地区营利性服务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情况

  
  二、经济运行中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经济总量偏小,总体发展不均衡、不充分。2017年,曲靖实现GDP1941.12亿元,总量在全省居第2位,仅占全省的11.7%,人均GDP为31806元,比昆明、玉溪、迪庆、版纳和楚雄低,在全省居第6位,相当于全省2016年的水平,人均占有不足,经济总量偏小。从全市各地区的发展看,9个县市区中,有8个县市区经济总量超过了百亿元,最高的麒麟区达到633.1亿元,其次是宣威市为272.8亿元,最小的马龙区仅为53.9亿元,总量最高的是居第二位的2.3倍,是最小地区的11.7倍,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将成为全市经济保持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主要措施。
  (二)对全省的贡献亟待提升。2017年,全市经济增长10.0%,基本实现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平但在全省16个州(市)中,曲靖市GDP增速与临沧、文山并列排在第8位,达到了全省平均水, GDP增速比红河州低0.8个百分点,比楚雄州低0.8个百分点,比昆明市高0.3个百分点,没有实现省对曲靖在经济发展中要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
  (三)第三产业发展短板明显。从运行情况看,第三产业行业分化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业活力不强。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我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同比增速仅增长6.0%,居全省第16位,实现增加值91.4亿元,仅增长2.5%,增速低于第三产业7.5个百分点,仅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7%,实体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金融业发展滞后不仅影响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对全市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发展壮大形成制约。二是商贸流通业发展不充分。2017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12.2亿元,增长7.4%,增速低于全市第三产业2.6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增加值55.5亿元,仅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9%。三是以财政供养为主的非营利性服务业占比过大。2017年,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70.2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0.8%,个县市区中,有8个地区占比超过了30%,其中最高的马龙区达到了49.4%,其次是会泽县达到45.9%,第三产业过多的依赖非营利性服务业拉动,一定程度上制约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三、促进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缩小地区发展差异。按照《“十三五”规划》意见和国家、省对曲靖经济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好国家经济开发区、滇中产业聚集区马龙产业园区和各县(市)区工业园区的平台作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利用现有资源,优化布局,制定具有曲靖自身优势、符合曲靖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规划,突出区域发展,努力推动全市各地区协同发展。加强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研判和监测预警,以运行中显现出来的短板为问题导向,广泛开展调研,对照差距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压实工作责任,抓实各项基础工作,掌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努力推动全市各地区经济齐头并进,协同发展。
  (二)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力。坚持把工业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一是全力帮扶有产品市场的工业企业开工复产,支持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重点骨干企业稳产增产增效。二是继续加强规模企业培育力度,加强对新建新投产和纳规企业的帮扶指导和政策扶持,尽快形成经济新增量,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三是大力改造提升现有产业技术水平,立足当地科技优势,搭建产业技术研究平台,加快推动服务型产业发展,形成规模效益,培育和发展本地区新的主导产业,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三)补齐第三产业发展的短板。一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全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二是进一步激发商贸流通市场活力,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提高消费市场辐射能力,扩大消费需求。三是要加快现代金融业发展,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扩大金融总量,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规范发展,扶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拓宽融资渠道,激发我市金融市场的活力。
  (四)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确保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一是积极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扶持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农业经营方式从小规模、分散经营向集约化、合作化、专业化转变。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气候和区位优势,引导农民发展更加接地气的种养殖业。三是推进农产品加工升级,拓展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