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极大发挥法治宣传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和“依法治贫”能力,切实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师宗县司法局结合师宗县实际提出“法治+扶贫”的工作要求,为全县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近日,师宗县司法局帮扶干部再次走进帮扶户杨某家:杨某,1952年4月生(65岁),为五保贫困户,单眼失明,患腰椎病,智力有障碍,丧失劳动力。为此,帮扶干部从实际出发,多次进村入户,走访村邻,深入了解挂联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合理制定了具体的帮扶措施:
第一,合理确定脱贫目标。在帮助贫困户杨某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基本脱贫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贫困户杨某实现“五有五净一规范”(有门窗、有家具、有家电、有新铺盖、又换洗衣服;客厅干净、卧室干净、厨房干净、厕所干净、个人干净,房前屋后院内摆放规范)。从生活环境上,身心健康上提升贫困户杨某的人居环境质量。
第二,加大法治宣传投入支持力度,做好贫困人口普法宣传。针对贫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学法用法需求,采取开展普法讲座、组织普法进村入户等不同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矛盾纠纷、权益保障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活动,增强贫困人群的权益保障意识、法治意识。通过多种宣传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第三,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面对居住在居住条件特别恶劣的杨某家,帮扶干部加大清扫力度,在现有条件下,与社会各界最大力度进行帮扶,给杨某家进行窗户玻璃安装,电线合理布局,基本家庭生活用具的配备齐全等,使其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按照贫困户杨某现享受到的国家扶贫政策外,加大对深度贫困户杨某的收入支付力度,扶贫帮扶干部因地制宜对杨某现有房屋闲置的空间合理利用,寻找租客以增加其收入,提高其生活保障。对因病致贫、丧失劳动力的杨某加大救助帮扶力度,也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杨某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
第四,处理好法治宣传与精准扶贫的关系。一是做好贫困人口法律援助。以“送法上门”、“精准扶贫大走访”为契机,及时发现扶贫户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存在的涉法涉诉难题,贯彻执行“应援尽援、 应援优援”,确保困难群众也打得起官司。提供免费法律咨询100余人次,免费代写法律文书19件,设立精准扶贫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二是做好贫困人口矛盾调解。借助法律顾问,掌握贫困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200余件,为贫困群众提供强有力法律支撑。
第五,加大各方帮扶力度。做好贫困人口安置帮教。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深入了解矫正期满释放人员中的困难家庭,落实社会帮扶、就业扶持等政策,帮助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继续加大对深度贫困群众的帮扶支持,强化帮扶责任。
第六,重视内生动力的培育。注重挖掘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外,还要注重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第七,加大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力度。师宗县司法局紧紧围绕县级党委脱贫攻坚核心工作任务,加大力度落实县委在关于扶贫工作的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方面的统筹协调作用。
第八,加强检查督查。实施最严格的考评评估,坚持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加强督查问责,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
严防灯下黑,不错一户、不漏一人。师宗县司法局以“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全面排查档外户,切实解决档外户住房保障问题,确保零漏评。线上线下画好更大同心圆,凝聚更多正能量。紧扣新时代新使命,适应新矛盾新要求,推动新时代政法工作有新气象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