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这个书记有点“牛” 带领村民拓富路

2017-08-07 17:29:17   来源:    

麒麟区东山镇:“牛书记”陈石荣与牛的致富故事

  在麒麟区东山镇,提起石头寨党总支书记陈石荣,没有不知道的,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牛书记”。陈书记今年62岁了,在基层干了一辈子,他带领村民在牛的身上做文章,利用劳动力和土地的优势,搞肉牛养殖发展产业经济,搞斗牛大赛推动农旅文融合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带头养牛发展产业经济。过去,石头寨村以种植烤烟、粮食作物为主,人均收入较低,群众生活不富裕。为破除群众“看业守摊,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他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开展了“发展畜牧业大讨论”,陈书记算了一笔账:传统的养殖方法就是养公牛犁地、拉车,牛老了再当菜牛出售,这样利润太小,如果改为养体型大的母牛,既可犁地、拉车,还可以一年生一头小牛,一头小牛满1岁就能卖得2000元,一举多得。他用最朴实的讲解,带领干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积极争取政府贴息、向信用社贷款,筹资150万元,到河南购进一批个头大、生长快、肉役兼备的良种母牛,新建一个养牛示范基地,目前耕牛的存栏数4000头、母牛600头,养牛致富之路正走向正轨。

  举办斗牛大赛推动农旅文融合发展。2017年的火把节,石头寨这个地道的农村和往常大不一样,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清脆碧绿的农田中间就建起了可容纳万人的斗牛场,并在火把节旅游文化周组织举办了东山镇首届斗牛大赛,邀请了贵州、石林和陆良等地的斗牛人士前来参赛。火把节期间吸引了周边十里八乡11000余名观众前来观看斗牛比赛,场面热闹程度超过了预期的想象,产生了很强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陈书记说:“我们农村老百姓要利用好我们的自身优势,耕牛不仅可以做菜牛还可以做斗牛,养到好的斗牛,孩子上学,家里盖房子,买车等问题都能解决;斗牛娱乐产业的发展不仅能传承民族文化还能给老百姓带来很大实惠。”火把节过后就有好多当地百姓表示,想尝试将自家耕牛培养成斗牛。

  陈书记的干事精神就像斗牛场上的牛战士一样,说了就干,干了就要干好,不到最后绝不放弃。在他的带领下石头寨村的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斗牛娱乐产业也迎来了开门红。石头寨村由一个贫困边远的村庄发展为今后“农旅文”融合发展的模范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他这种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干事精神值得广大干部借鉴学习。
 
  (麒麟区东山镇党政办  杨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