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宣威,让人沉醉。在大自然缤纷的色彩中,绿色最吸引眼球。日前,记者行进在格宜镇集镇周围,只见栽满路边的竹柳随风摇摆,在阳光的照射下,竹柳的绿显得格外的耀眼。这份绿来自于“森林宣威”的贯彻,来自于宣威林业产业、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项目的施行。借着连日的降雨,格宜镇石磨村的柴正军正忙着在自己栽种的竹柳林里剪枝,他告诉记者,栽植竹柳的地方原来是一大片水淹地,每年只要雨量稍微大一点,就成了一片汪洋,根本没法种植其他作物。2013年,柴大哥经过林业站的动员后,陆续承包了这片500多亩的水淹地栽植竹柳,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如今这些竹柳已经初步成林。五年来,格宜镇实施退耕还林5979.8亩,发展核桃省干果基地造林10000亩,完成异地恢复植被造林2500亩,低效林改造2000亩,完善德援项目侵蚀沟治理造林225条375亩,在全镇组织“一轴两翼”公路绿化58公里合计640亩,栽植竹柳大苗7万株。如今,格宜镇收获的不仅是水淹土地的改善,更收获了格宜人植绿、造绿、护绿的自觉。
近年来,宣威市林业系统立足“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以种植核桃等木本油料树种为重点发展产业,着力推进“森林宣威”建设。到2016年底,全市核桃挂果面积58万亩,其中:初果期面积23万亩,盛果期面积35万亩;产量12870吨。在“十二五”期间,该市全面推进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修复生态、保护环境交出了美丽的答卷:全市林业部门全面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和各项营造林任务,林业改革不断深化,林业执法不断规范,林业综合服务管理明显加强,林业产值大幅提升,森林总体功能明显增强,森林资源不断增值,产业不断优化,林业不断增效,林区安定和谐。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的45.38%增加到47.2%,年均增加0.36%,活立木蓄积增加了315.5万立方米,年均增加63.1万立方米。林业产值从2010年的2.7亿元,增长到7亿元,年均增加了8600万元。
一直以来,该市以生态优先,依法治林,科技兴林,全民造林为抓手,以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生态改善与林农获益为原则,着力推进“森林宣威”建设,使得全市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环境得到较为明显改善,市民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