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陆良县多举措助推农民工返乡创业显成效

2017-07-05 17:15:40   来源:   

  近年来,陆良县委、县政府把农村劳务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产业来抓,在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和服务管理的同时,抓住陆良县被国家发改委批复为第二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的机遇,以打造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为引领,以推动园区建设为抓手,以激发农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蔬菜产业、庄园农业等产业为重点,通过加大宣传引导、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服务保障,浓厚创业氛围等措施,积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实现了由务工增收向返乡创业的良性转变,促进县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成立由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有关部门工作责任,建立了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完善服务政策措施,为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资金不足的实际,积极实施贷免扶补贷款、创业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微型企业培育工程(“两个10万元”)等政策,2016年全县累计发放创业贷款11亿元、15222人次,争取贴息资金1.1亿元,带动就业4万多人。围绕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累计开展创业培训96期4771人。同时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办理“农转非”落户、接续社会保险手续,享受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政策,子女就学等相关优惠政策。
  三是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全县按照“创建一批示范园区和项目,带动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吸引一批农民工就近就业”的工作思路,坚持“依托现有资源抓整合、坚持项目引领建平台、强化创业服务促增效、落实扶持政策保创业”的工作原则,以打造“一园三片区”,即青山、召夸、大莫古“一园三片”工业园区为中心,依托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关联发展、配套协作,推动产业链生成和集群发展,为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搭建平台。在青山工业园区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农村创业基地,目前已建成一期小微企业、大学生创业园项目,总投资4260万元,充分发挥其创业园区的集群效应和小微企业的孵化功能,为广大创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让更多的人员参与创新创业。以电子商务为重要载体,借力“互联网+”等现代商业手段,推进农村淘宝创业园建设。目前,全县农村电子商务覆盖率达100%,已建成县级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和98个农村淘宝村级店,本地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1亿元。2017年一季度,全县农村淘宝完成网购8.1万笔,总成交额达880.93万元。大力推进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建成青山工业园区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在县城南、召夸开工建设2个物流片区,打造滇东物流中心,同时规划建设大莫古片区现代物流产业园、仓储物流基地及家用电器仓储等配套基础设施家电仓储物流项目。着力推进蔬菜产业园建设。投入5.5亿元建成面积为7.1万平方米的蔬菜冷链物流园,为西南最大的蔬菜集散地,高峰期每天收购蔬菜1万吨左右,每年可收购蔬菜320多万吨,实现销售额100亿元以上,辐射带动蔬菜种植160万亩以上,年实现劳务收入3.6亿元以上,同时带动蔬菜加工、包装、销售、物流等产业的发展及3万余人就业。着力打造华农庄园、紫溪湿地庄园、新千佛茧丝绸生态庄园、大地庄园等一批农林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业服务业等产业项目,发展农家乐集聚村,推动传统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陆良紫溪湿地农业庄园流转土地1100亩,每年给当地农民带来132万元的经济收入,吸纳周边农民200人就业。
  陆良县对已回乡创业且带动能力强的先进典型和成功人士,如陆良云海机械有限公司、陆良县爨乡绿园菇业及陆良中枢街道的美之源针织厂等创业先进典型,挖掘创业先进事迹并通过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广泛宣传,发挥模范示范带头作用。       
                                                                                           (陆良县人社局  杨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