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宣威市政府将116亿招商任务分解到5个产业招商组、11个相关大局和28个乡镇(街道),对重大项目明确主责单位,实现责任共担、项目共促、利益共享。并将项目包装、省外到位资金、产业到位资金、节会和外出招商活动、日常报表完成情况等纳入考核和奖惩机制。建立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问题。由市委督查室对责任指标落实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和通报,严格考核奖励,强化督促推进。通过科学的机制、强有力的工作举措,推动招商工作取得实效。
缔结友好城市,加强经贸合作。结合宣威产业发展重点,找准产业发展优势,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产业发展强市,本着友好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围绕重点,精准施策。一是依托优势资源,着力在休闲观光农业、养殖及畜禽产品加工、文化旅游开发、绿色食品加工等领域上做文章;二是把招商重点放在成熟度高、吸引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上;三是强化要素保障,专题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题,为项目推进提供必要的保障。
激发活力,丰富方式。一是积极探索和创新招商方式。实行精准招商、点对点招商、产业链招商、联动招商等方式开展招商活动。组织招商小分队,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开展招商,借助各种大型活动加强与商会的沟通联系,积极开展外出招商活动。二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重点围绕宣威市“一城、四片、六带、十一区”的发展规划,对宣威招商引资做好宣传推介。
强化协作,推进项目实施。一是对有意向性项目,领导亲自抓,并到项目地与投资者交流与沟通,让投资者解除后顾之忧,确保项目及时签约,如期启动实施。对已经成功签约的项目,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对项目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主动搞好服务,努力把意向变成协议,把协议变成合同,把合同变成实实在在的投资;二是对正在建设的项目,坚持领导挂帅、部门配合和责任到人的“三位一体”责任制,主动跟进,积极作为,做到在第一线发现问题、第一线解决问题、第一线推动工作。切实为项目的顺利建设和投产运营做好服务。三是清理未履约项目。对已签约,但没有正常推进实施的项目进行清理,按协议时限及时终止,把优质的项目资源策划包装,重新招商。
提升服务,优化招商环境。一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项目责任交办。定期督办、检查,招商引资工作督查领导小组将每月对推进缓慢的招商引资续建项目、新签约项目、重点招商项目的进展情况,项目对接洽谈情况,外出开展招商活动情况,未完成原因,存在的困难问题,下步工作措施等情况,进行一月一分析,一月一交办,一季度一督查通报,督促项目顺利推进;二是加大企业走访力度。对外来投资企业进行不定期回访,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加大新签约项目跟踪服务力度。按照谁引进、谁服务、谁受益的理念进行责任交办和考核,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有责任人跟踪推进,真正做到用心服务,用情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