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马龙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思考

2017-05-16 15:53:30   来源:曲靖日报   
一、基本情况
马龙区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昆明、曲靖两大城市之间,全县辖3乡2镇5街道,共73个村(居、社区)522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0.8万。马龙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共有2628人,分别安置在全县10个乡镇(街道)51个村(居)委会195个自然村组。截至2016年底马龙区共兑现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23期901.575万元,组织实施的项目共33个,完成移民专项资金总投资5434万元。同时,随着车马碧大(二)型水库的开工建设,未来马龙区将搬迁安置1977人、生产安置2344人,淹没影响各类房屋面积17.67万平方米。
二、困难与问题
(一)集中安置困难。全县耕地面积22.8万亩,大部分都在山区、半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山地干旱缺水,土地零散,耕层浅薄,且全县乡村人均耕地只有1.2亩。从移民安置意愿调查情况看,绝大多数移民都希望以土地安置为主。在当前土地、林地使用权政策不变的背景下,基层政府调整耕地、林地的难度大,移民安置点调剂土地、山地困难,移民集中安置实施起来更难。
(二)后扶项目覆盖难。有土安置是马龙区移民安置的主要方式,受现行政策的影响,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原则上安排在移民人口占村组人口15%以上的村组。这样,马龙移民后期项目扶持相对集中安排在移民人口占村组人口15%以上的20个村组,而移民人口占村组人口15%以下的175个移民安置村组暂时无法享受到项目扶持。
(三)建设征地和实物补偿难。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及实物补偿执行的国务院第471号与国土部门的土地补偿测算标准不一致,导致补偿结果不平衡;由于水利水电建设周期性较长,在可研阶段具体政策和补偿标准没有出台,从调查到补偿的过程中实物产生了自然变化,国家补偿标准也在变化,兑付补偿金争议较大,前期有许多工作想做不能做,移民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也不能够明确解答,工作存在被动现象。
(四)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难。移民搬迁后,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抱怨心理”“等靠要”的思想和“特殊公民”的意识很普遍,制约着自身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深化思想认识。从目前各地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移民安置情况看,地方存在重移民搬迁安置,轻移民生产安置和后续发展的问题。这也造成就业难、生存发展难、库区稳定难等问题。必须要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做到认识到位、规划到位、方案到位、落实到位,才能确保移民的安置不留后患,确保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长治久安。
(二)加强综合协调。水库移民工作许多项目内容与水利、交通、农业等部门交织在一起,有些项目可能需要与其它部门的资金捆绑起来共同完成,需要与发改、财政、水利、银行等部门共同完成,同时也离不开乡镇和移民村的配合与支持。
(三)加大资金投入。可以参照三峡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做法,从大中型水电站水库供水费中和水资源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并设立专项移民产业发展基金;对移民户发展实行小额贴息贷款扶持,确保移民发展有资金保障。
(四)加强政策扶持。一是制定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组织移民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借助实施移民经济发展各个时期的“五年规划”,以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为重点,积极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引导和帮助移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展多种经营,增收致富。二是从政策资金上予以扶持。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对移民创业就业给予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三是抓好规划项目实施。及时到位项目资金,加大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帮扶力度,大力实施移民后扶产业项目开发,增强移民发展后劲。
(五)完善保障体系。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将移民就业、养老、医疗等问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移民的后顾之忧。应给予困难移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别要解除老弱病残移民的后顾之忧,使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进一步加强移民技能培训的投入,选好管用、适用的技能培训项目。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移民就业技能,提高移民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本领,促进移民后续发展工作不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