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马龙四大重点产业齐头并进 壮大县域经济

2017-05-16 15:52:02   来源:曲靖日报   
  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实施“兴产强县”战略,发挥自身区位、交通、生态优势,以招商引资为引领,重点项目为支撑,责任考核为保障,扎实推进四大重点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壮大县域经济。

  高原特色有机农业。该县重点发展苹果、肉牛特色优势产业,打造10万亩有机苹果基地,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响马龙苹果品牌;以双友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带动,发展云岭牛,健全省30个畜牧业强县。复制推广下营2.13万亩水改有机农业示范园发展模式,启动袜度3万亩水改有机农业示范园建设,锁定国内一流的苹果种植企业,重点发展苹果产业。跟进云南嘉华食品、云南升阳农产品、台湾太阳生鲜农产品、陕西海升集团、广东绿航科技、中安亚太公司等企业,招大引强,大力发展苹果、花卉、蔬菜,把有机农业示范园建设成旅游生态观光园。依托温氏养殖集团,利用浦发扶贫基金,在2个贫困乡镇和15个贫困村发展30个以上养殖合作社。帮助双友牧业融资,推进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牛源体系建设,新增1万头能繁母牛。服务保障省农业厅山地牧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依托解放军马龙综合训练场,协调规划建设特色农产品军供基地,发展军民融合食品供给产业。

  先进装备制造和特色轻工产业。该县落实“麒沾马”工业园区规划,将原规划的“一园四片区”调整为“一园两片区”,加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配套功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按照“同城规划、同产规划、同城建设”思路,谋划布局园区项目和产业,巩固提升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和特色轻工产业,调优产业和产品结构,打造生态绿色、产城融合的现代工业园区。推进先进装备制造片区左所立交桥、北部供水厂和特色轻工片区福园路、兴田路等项目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抓园区产业项目建设,推进曲靖粮食储备仓库项目、云健体育用品生产项目、科地塑胶生产项目等投资10.25亿元的7个已开工在建项目,争取早日投产;争取启动万企化工立德粉搬迁新建、曲靖重机公司电力铁塔建设、呈钢货运物流配送中心等5个在谈项目;跟踪对接云南羽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火龙果饮料加工、温氏集团25万吨饲料加工及养殖、呈钢冷轧冷送及余热发电、河北保温塑胶材料三期工程等在谈项目尽快签约。

  现代商贸物流产业。该县依托鸡头村战略装车点和照福铺火车站,将先进装备制造片区物流产业园区规划为服务昆明、曲靖的物流贸易集散交易中心,全市商贸物流重要节点。加快滇中快递物流园、呈钢物流配送园、颐高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牧雨春田电子商务平台等项目建设。同时,抓住撤县设区和珠江源大城市社会事业、第三产业向马龙转移拓展的机遇,发展社会事业,依托人流带来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抢抓市委、市政府建设滇东区域教育中心的有利时机,按照“麒沾马”一体化的总体布局和要求,提高认识严格按照相关项目规划方案要求,抓曲靖衡水实验中学、曲靖医专补短板改扩建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融入滇东区域教育中心建设。

  乡村旅游文化和高原体育养生产业。该县按照“一核一区一带一环”思路,以县城为核心,打造县城——诸葛南山——旧县香炉山核心景观带;依托车马碧大(二)型水库打造水上旅游休闲生态度假区;利用自然山水风光,打造马鸣——旧县——马过河——王家庄——张安屯南北贯穿的乡村旅游带,建连接10个乡(镇、街道)、涵盖13个景村融合片区、100个乡村旅游点的旅游环线。规划建设麒马大道、龙湖公园和三个城市森林公园,抓城市绿道建设,扩建沈家山樱花谷,建大湾河休闲绿道,将河道治理、绿道建设、旅游休闲体验农业一并开发。建伯刻翠屏森林公园、姚家园民信认种认养公园,抓诸葛南山骑行公园规划建设,申报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承办全国重点体校射箭比赛等重大赛事。申报旧县牧业小镇、马过河风味美食、王家庄影视小镇,保护黄土坡古驿道遗址村和咨卡等传统民俗村落。服务龙腾、山之味、佳禾、马过河旅游项目等旅游主体,建50个民俗客栈,挖掘地方特色美食,做包装宣传,建美食一条街,办美食文化节活动,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抓车马碧水库旅游招商,瞄准一流,与上海荣氏集团、深圳华强集团对接,争取形成合作。

  该县制定四大重点产业的《实施方案》《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四大重点产业的发展目标,完善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机制措施;各重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按照职责分工,细化年度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措施,持续用力做大做强重点产业;设立四大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出台管理办法,促进和保障重点产业发展;发改、财政和各产业牵头部门积极向国家、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四大重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研究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招商,形成常态化推进机制。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提高特色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大品牌宣传推介,按照“政府做形象、企业做市场”要求,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加大产品电商推进,运用现代营销理念,在产品设计、包装、定位以及电子商务、产品出口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