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麒麟区高度重视农业新科技的研发、引进和推广工作,重视特色农业的发展,同时更注重常规农业的创新提升,通过不断的试验总结,目前已将传统水稻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水稻秧苗实现了集中、集约商品化育苗,推动机械化的使用,今年计划推广水稻机插秧15000亩。

作为传统水稻,产量性状基本很稳定,要想通过提高单产水平解决投入高、产出低的矛盾,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几乎不可能,唯有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才是最佳选择。“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麒麟区农业局的领导、技术员深刻领会这句话的含义,做实机械文章,在机插秧探索推广上下足功夫,通过4年的论证改进,总结得出行之有效地大户商品化旱地无纺布平铺覆盖育秧方式,彻底改写育秧历史。育秧模式也由单户农户分散育秧转向大户集中商品化育秧,育秧方法由常规水田泥浆、旱地漂池、水泥地板硅酸盐塑料小拱棚育秧过渡到旱地无纺布平铺覆盖育秧,水稻用种量从常规5-6kg/亩降至2.5公斤/亩,秧田与大田配比从67㎡/亩降至4㎡/亩,秧龄从过去的50-55天缩短到35-40天,育秧至移栽结束人工减少12个/亩左右,成本从600元/亩降至280元/亩。


目前,全区的农户只要提前向村组上报种植计划面积,交纳260元-300元/亩的费用,自己泡田犁耙好后便可不用动手就实现水稻秧苗的移栽,避免了自己购种、准备灰粪土、撒种、盖膜、揭膜、施肥、打药、拔秧、栽秧等一系列繁琐的过程,轻松当甩手农民,实现了离土不离农,腾出劳力投入二三产业。

目前,麒麟区机插秧、商品化育秧的结合推广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从前几年的不接受到现在推广1.5万亩,从过去的一个镇推广到全区7个涉农镇(街道),1.5万亩机插秧推广,为群众节省劳动力18万个,节约种子成本投入38万余元,节约育秧田块1400余亩,减少育秧灌溉用水21万m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