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威市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坚持精准发力、综合施策,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趋势。2017年该市将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抓手,全面落实国家、省和曲靖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减税让利,积极争取上级专项基金,支持企业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进一步完善“一企一策”“一类一策”精准帮扶措施,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继续推行工业用地出让弹性年期制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供应方式,建立铁路运输量价捆绑、阶梯运价合作机制,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促进金融机构降低融资成本、服务实体经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落实民营经济扶持政策,壮大民营经济,抓好“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加大纳规力度,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户以上;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引导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该市将项目谋划、编制、争取、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瞄准国家重点投资领域,谋划编制牵动性强、事关宣威未来发展的项目充实项目库。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整合人、财、物等资源,进一步加大有效投资力度,扩大投资增量,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切实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418个,完成投资393亿元;紧盯国家、省“十三五”投资方向和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建设、新兴业态等领域,积极谋划申报一批优质项目,推动重大项目滚动储备、持续实施;完善项目挂钩、定期协调、跟踪督查、问责倒逼制度,切实解决新上项目落地难、开工项目进度慢等问题。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招商合同,规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强化要素保障,着力破解土地使用、资源配置、资金配套等问题。创新投融资体制,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提升融资担保、土地储备运营、国有资产经营水平,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立PPP项目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突出精准、高效、务实招商,完善招商激励机制,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投产率,实现招商项目数量、体量、质量新突破。
以园区经济为引领,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该市围绕做大规模、做实基础、做强产业、做出特色,加快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推进计划,加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力度,积极争取纳入省重点支持的10个县(市)之一,从而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和资金扶持,加快实施一批亿元以上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带动县域经济特色发展、提速发展,力争在全省考核中总量进位次、人均上台阶。把园区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加快实施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支撑、整合优化提升、产业创新驱动、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优化“五大工程”,清理处置园区内闲置、低效用地,着力提升虹桥轻工业园和凤凰山、羊场工业园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加快建设液态金属产业园和生物产业园。引导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把园区打造成新型工业引领地、产城互动聚集地、现代物流集散地,推动园区产城融合、二三产业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