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县创建地质灾防治高标准“十有县”
2017-03-27 16:04:48 来源:师宗县
师宗县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山体崩塌、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高发、易发。全县共有监测点57处,其中大型点3个,中型点16个,小型点38个,分布在高良、五龙、龙庆、竹基、雄壁等乡镇,威胁对象1290户6118人,威胁财产13972万元。近年来,师宗以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根本,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制度、有机构、有经费、有预警、有监测、有评估、有避让、有宣传、有演练、有效果”等十个方面,着力提升师宗县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协调管理、专业技术支撑、项目经费保障、防治措施落实和规避灾害风险等能力,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落实制度:一是坚持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三查制度”,重点巡查人口密集区和江河流域、交通干线、重要设施区域,对已排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全天候专人监测,并执行经常性动态巡查排查制度,一旦隐患点有变化或变化加剧,立即确定应急排险方案和抢险措施,避免和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全力避免人员伤亡。二是严格执行地质灾害报告制度,落实灾害(情)日报、月报制度,做到不瞒报、不漏报、不迟报,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及时采取针对性避让措施,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安全。三是强化应急值守、完善应急机制,实行领导带班制,严格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动态,确保信息畅通。
建强机构:一是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师宗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国土资源局设置地质环境股,承办日常业务和技术指导工作,并在各乡(镇、街道)设立了办公室,实现评估、巡查、预案、宣传和人员“五到位”。二是制定全县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修改完善全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指导、督促各乡(镇、街道)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单点应急预案,积极组织发放“两卡”,做到全覆盖。三是落实5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责任人和群测群防监测人,形成上下联系,点面结合的地灾防治工作新机制。
保障经费: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级财政安排下达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配套资金,及时兑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人员补贴。2013年以来共筹措地质灾害专项资金410余万元,其中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投入120余万元,投入100余万元零散搬迁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农户,突发性地质灾害治理和应急处置投入190余万元。
全面监测:一是将全县5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纳入监测体系,按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由各乡(镇、街道)聘用配备1-2名监测员的要求全县共配备监测人员99名,并配备了简易监测预警工具。二是所有监测点建立巡查台账,做好监测日记。进入汛期,积极主动分析研判地质灾害发展态势,做到一日一巡查一记录,形成监测日记。
及时预警:一是与气象部门配合,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强化预报预警,不断加强对灾害性天气和重大汛情的跟踪预报,及时准确分析和判断雨情、水情发展变化,落实各项预报预警措施。二是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话通知等形式向社会、各级防灾责任人和隐患点监测人发布预警预报信息。
科学评估: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云南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对城镇、村庄、集中安置点等规划严格实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把好居民建房和工程建设选址关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跟踪督促,力争减少人为因素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将地质灾害预防关口前移。
安全避让:落实全县5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避险场所,通过演练、宣传等形式,让群众熟悉撤离路线,知晓避险场所,确保接到撤离预警信息后群众能及时、安全撤离到应急避险场所,并得到妥善安置。2013年以来,投入100余万元零散搬迁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农户。
全面宣传:充分利用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6.25土地日,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预防及避让知识宣传,确保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人员知晓辖区隐患点情况和威胁范围、群众避险场所和转移路线、险情灾情报告程序和方法、隐患点监测时间和次数,隐患点监测人员掌握识别地灾发生前兆、使用简易监测方法、对监测数据记录分析和初步判断、指导防治和应急处置等知识。2013年以来,共悬挂横幅16条、做板报20块、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套,召开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培训会4期,参训人员800余人。
强化演练:在主汛期,县上组织开展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县级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10个国土资源所配合各乡(镇、街道)组织开展威胁人数在30人以上的乡(镇、街道)级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同时,各村委会(社区)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开展威胁人数30人以下的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2013年以来,共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12场次,参与演练人近8000人。
确保效果: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核查,建立了师宗县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并向社会公布;编制了《师宗县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师宗县地质灾害隐患避灾搬迁和治理计划》;积极争取地质灾害立项建设项目15个,资金1859.23万元,撑起百姓安全防护网,干部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技能全面提升,连续四年实现地质灾害人员零伤亡,并于2016年12月成功创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