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种养结合 草畜配套 依托粮改饲加快推动草食畜牧业转型升级

2017-02-22 15:09:43   来源:   
沾益区自2016年被列为全省农业农村部粮改饲试点县以来,着力把粮改饲试点工作作为农业领域“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目标,扎实推进粮改饲试点工作,不断优化草食畜牧业畜禽养殖结构,加快推动草食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16年,全区共完成粮改饲种植面积5万亩,收储优质饲草料16万吨,试点区域内的全株青贮玉米每亩纯收入为940元,与普通籽实玉米种植相比每亩增收230元;与传统饲草和精饲料分开饲喂方式相比,每头牛、羊的饲料成本分别降低786元、196元,牛、羊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0.68千克0.11千克;项目区48户贫困户销售青贮玉米的平均纯收入达5000多元,比项目实施前增收了2660元。
一、抓规划引领,合理布局促发展。坚持规划先行,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全区粮改饲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以养定种,合理布局,综合筛选出曲辰9号等适宜全区推广的15个青贮玉米品种,重点在龙华、盘江、大坡、菱角等4个乡﹙镇、街道﹚,选择玉米种植面积大、牛羊养殖基础好、种植结构调整潜力强的586户种养户有效启动了粮改饲工作
二、抓服务保障,精心组织促发展。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区财政局、区农业局(畜牧兽医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区粮改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现场推进会,研究解决粮改饲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同时还成立了由区农业(畜牧)局局长担任组长的粮改饲试点项目建设技术指导小组,成员从区饲草饲料工作站,农业推广中心,农机推广站,项目实施区域农业﹙畜牧﹚、财政等部门抽调技术骨干组成,全力以赴做好专业技术指导服务和相关配套服务工作。
三、抓典型示范,引领带动促发展。按照三定、三配套五有、四统一、三到位的原则举办春、秋播青贮玉米示范样板14块各500亩,构建以点带片、以片促面、全面普及、整体推进的示范格局,让广大农民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尺、干有方向。扶持龙头企业,依托兴达、创亿、坤泰等牛羊养殖企业,在大坡、菱角、盘江、龙华等乡(镇、街道)发展青贮玉米、紫花苜蓿等粮改饲作物种植达5万亩。
四、抓有效结合,高位推动促发展。一是坚持种养结合,推动草畜一体化经营模式。重点以全株青贮玉米收贮环节为着力点,与586户种植户签订了种植收贮合同,订单面积达1.75万亩,订单收贮量7.86万吨。二是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加快试点区域贫困户脱贫步伐。项目区内的48户贫困户优先享受政策照顾,保障了项目区贫困户快脱贫、快发展、能巩固。三是与项目建设相结合,推动粮改饲试点工作配套体系建设。以全区开展粮改饲试点、草牧业试点、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项目建设为契机,整合畜牧类资金2000多万元,保障了粮改饲工作耕、种、收、贮等环节高效运行。
五、抓宣传引导,强化培训促发展。把宣传引导作为粮改饲试点的切入点和主抓手,及时挖掘全区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不断提高广大种养户参与粮改饲试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6年,共通过网络发布信息2条,被国家级、省级媒体刊载;通过电视播报新闻5条,其中:国家级1条,省级采用1条,市级1条,县级2条。发放种养殖技术手册300多册。举办了1期专题培训会,参会人员达102人次。
六、抓机制完善,狠抓落实促发展。一是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个领导牵头,一套班子运作,一套措施保障的项目工作领导责任制。二是采取合同制和台账式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项目管理,实行年初建账、平时查账、年底结账的台账式管理模式。三是多次组织召开重点项目调度会,通过深入项目单位走访、现场办公、配套跟踪服务等方式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四是实行专款专用、专人管理。五是强化督查、确保落实。
七、抓重点突破,激励扶持促发展。沾益区在加强政策激励、扶持引导的同时,重点从提高饲草料生产和利用效率入手,建基地、创模式,进一步稳定粮改饲的收益,让农民得到实惠。通过实实在在的实惠来调动农民发展粮改饲的积极性。全区按每亩3公斤用种量统一采购供应青贮玉米良种。将农业机械推广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决农村劳力不足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来抓。(沾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