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区按照“做特一产,打造国家级有机农业示范县”思路,选择马龙苹果、山地蔬菜、食用玫瑰、稻米、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以点带面、示范引领、逐步扩大”,打造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有机农业有作为
马龙有机农业大有可为: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巩固提升马龙生态优势。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促进群众增收,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马龙创建“国家级有机农业示范县”正逢其时。有耕地60.39万亩,其中54万亩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无公害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9.4%。“十二五”以来,先后建成农田水利工程432件,改造中低产田地6.6万亩,建成1.3万亩高标准农田,全县农业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目前,全县种植无公害山地蔬菜12万亩、苹果2.7万亩、中药材1.4万亩,存栏肉牛9万头、深沟鸡33万羽、生猪54万头。
马龙提出“做特一产,打造国家级有机农业示范县”战略,邀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及省市质监、农业农村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到马龙传授有机农业法规政策,开展有机农业相关知识培训。
独辟蹊径这样办
该县坚持两手抓,以龙头企业投入为主体,鼓励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发投入机制。整合生态建设、土壤改良、绿色防控等项目和资金,争取更多项目基金和信贷支持,建立奖惩机制,强化考核评价,稳步推进有机农业示范县创建。
以水稻、玉米、荞麦、蔬菜、食用玫瑰、水果、食用菌、核桃、中药材等“九大特色种植业”和云岭牛、生态猪、深沟鸡等“三大优势养殖业”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布局,形成全县有机农业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企业发展有机产品进行引导和扶持,鼓励他们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体,通过政策引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不简单包办代替。充分发挥现有农业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鼓励和扶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创建。按照国家级有机农业示范县创建要求,建立健全物资配送体系、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环境监管体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市场推介体系、企业诚信体系,全力打造有机农业示范品牌。
龙头带动效果显
按照国家级有机农业示范县创建要求,狠抓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与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签订了有机农业示范县建设技术服务协议。邀请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等专家先后10余次对县乡有关科技人员、示范基地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对各示范基地生产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监督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加强县级检测中心建设,申报“双认证”,构建以县级检测中心为主、乡(镇、街道)检测室为辅、企业检测室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
择优选择大庄蓝莓基地、博弘公司蔬菜基地、爱泊公司苹果基地、龙腾循环农业园、马鸣小桥河水果基地、张安屯大米基地6个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先行启动有机示范基地转换。目前,全县共有14家经营主体申报有机转换和产品认证,申报总面积10087亩,涉及种养业25个种类,包括:蔬菜类13个、水果类6个、水稻1个、食用玫瑰1个、食用菌和野生菌共2个、深沟鸡及鸡蛋2个。13家经营主体示范基地已进入土地转换期,并申报了有机转换认证,1家通过了有机认证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