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马龙区森林马龙从“植绿”到“造景”的升华

2017-12-29 10:11:39   来源:   
    “森林马龙”作为马龙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的讲话精神的重要实践,已经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已经成为促进马龙招商引资、护航高原特色有机农业发展的生态屏障。从最初的“应栽尽栽、全面绿化”到如今的“成林成景、保绿添花”,“森林马龙”建设正在不断升华,打造四季花海城市、高原运动休闲之城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
    马龙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被誉为“绿色天然氧吧“,被中华环保联合会授予首批中国“绿色名县”荣誉称号。良好的生态成为该县招商引资、有机农业、乡村旅游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的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市关于加强生态建设的系列部署要求,该县从2015年6月启动了“森林马龙”建设。该县按照“应栽尽栽、全面绿化”的总体要求,辖区内除耕地、道路、河道、水库塘坝和房屋外,一律实行“满栽满插”。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广种树、管好树”成了党员干部群众的第一件大事,党员林、巾帼林、双拥林、思亲林、悔过林、反思林、民族团结示范林、企业示范林等如雨后春笋般在马龙大地长了出来。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马龙大地到处绿树成荫、生机勃发,“种树”已经成了全县干部群众的一种习惯。推进“森林马龙”建设,打造“绿水青山”,不仅马龙人能过上好日子,依靠现在的交通和区位优势,马龙完全可以成为昆明和曲靖这两座城市的“后花园”,成为城里人周末、短途休闲游的好去处。
    在植绿取得明显成效后,马龙区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对“森林马龙”建设内容进行了拓展和提升,提出了“打造四季花海城市、高原运动休闲之城”的构想。全县各级各部门按照“宜花则花、宜果则果、鸟语花香”的思路,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继续抓好县城街道、乡镇集镇、公共休闲地、单位院子的绿化美化,持续发力“森林马龙”建设,不断提升县城、通道、集镇和乡村绿化美化的通透感、景观感和层次感。县城街道突出新植与补植、栽绿与栽花、改造与提升相结合的要求,精心打造龙翔路、龙溪路等生态景观大道和绿色林荫大道,让群众更多地亲近绿色、共享绿色。因地制宜,科学选择花草、树木的品种,既保证通透共享、不影响交通视线,又讲求层次丰富、互相搭配,努力形成马龙区城特色景观。加大沈家山、黑泥大山等县城面山现有林木的管护力度,选用杜鹃、蔷薇、樱花、紫藤等树种进行补花补果,着力打造特色森林公园。机关单位和居住小区按照“房子建到哪里、绿化就跟进到哪里”的思路,采取拆墙透绿、增绿造景等措施,增加绿量,提升档次,促进机关单位和居住小区绿起来、美起来,让群众能够推窗见绿、出门赏花。引导企业把开展园林绿化与抓生产经营结合起来,多植绿添绿,多种花种草,建设更多花园式工厂,提高厂区绿化覆盖率。
    该县各乡镇(街道)根据不同路段的绿化基础、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因素,差异化地选择一至两个主花色树种,对集镇广场、街道、公共休闲区域、农村院落进行装点美化。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月季、格桑花、樱花、蔷薇等迅速走进了公园、广场、小区、道路两旁、乡间村头、农家院落等,形成了“全年花常开、四季绿常在”的景观,让群众在满眼皆绿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扑鼻的花香,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鸟语花更香的美感。打造“四季花海城市”成了群众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大家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建设“森林马龙”不仅仅要有树有绿,更要有花有色、鸟语花香。同时,各乡镇(街道)在植绿添花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苗木指导、群众主体、分户栽植”的办法,多栽农户喜爱的树种,让群众真正成为绿色家园建设的主力军。
    该县坚持走“一条道路一个风景、一个风景一个特色”的路子,根据不同路段的绿化基础、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选种金丝桃、蔷薇类、迎春花、杜鹃花、常春藤、樱花等植物,对已种植但成活率不高的路段按原树种进行补植,对没有绿化的重新规划栽植,确保绿化不断线。抓好公路、铁路两侧绿化树下的花草种植,打造通道绿化精品路、样板路,形成“重点部位有亮点、重点路段成精品、条条道路是景观”的格局。各乡(镇、街道)围绕自身区域内的重点部位、重点路段和重要节点,充分考虑乔木、地被、花草的搭配,着力打造彰显地方特色的绿色生态风景线。该县结合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以改造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突出花果结合,认真抓好村庄绿化,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该县突出花果结合,积极动员群众以水果种植为主、花草搭配为辅,抓好“四旁”植树,逐步实现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