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建于1990年,2006年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面积12910.64公顷。保护区成立之前已有大桥乡集镇分布,范围内涉及2个乡镇、8个村委会、53个自然村,现居住人口约15000人;多年监测发现,保护区外还有一些黑颈鹤的重要觅食地、夜栖地。为进一步优化保护区范围,协调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提高管理有效性,按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急需对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进行适当调整。
本次范围及功能区调整以综合科学考察为基础,将目前位于保护区外的黑颈鹤主要觅食地、夜栖地以及念湖水源涵养区等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区域调入保护区,将大桥乡政府所在集镇及规划区域调出保护区,将部分位于核心区或缓冲区的村委会人口集中区域调整为实验区。本次调整扩大了保护范围,增强了保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由云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论证通过。为提升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好保护区保护功能,促进保护区内自然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有效保护,实现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和谐发展,日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已上报国务院审批。
会泽县加强生态环境改善 保护区物种种群稳中有升
云南省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200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保护区内物种种群逐年稳中有升。
会泽黑颈鹤保护区由大桥和长海子两个片区组成,总面积约1.3万公顷。近年来,保护区管理局逐年对保护区内的草地、湿地进行恢复改善,先后成功恢复湿地2000余亩、草地5000余亩、种植各类树木1万余棵。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保护成效明显,黑颈鹤由发现时的21只增加到800余只;斑头雁、赤麻鸭的数量上万只,分别占全省这两种鸟类的一半以上;水禽种类也比较丰富,仅雁鸭类就有15种以上,占全省数量的60%以上;鸟纲动物由原有的几十种上升到目前的177种,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保护物种逐年稳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