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曲靖市创新举措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

2017-03-20 08:49:00   来源:曲靖市财政局   
    曲靖市是云南省粮食主产区,但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设施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自2009年云南省开始组织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创新举措筹资金,规范项目管理,加强资金监管,将监管措施融入项目的各个环节,覆盖项目实施全过程。
    一、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建管新机制
    一是全面放开社会资本参与范围和准入政策。只要有意愿、有筹资能力、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场经营主体均可参与。二是采取PPP模式开展工程建设、运营和管理。除公益性、公共性的供水主干管、支管及其附属泵站等设施由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外,其余田间工程由社会资本投资主体自建自管自运营。三是规范社会资本进入程序。统一制定招商文件和评比办法,在网络及媒体发布招商公告,吸引企业参与,召开招商现场答疑会,民主组建招商比选委员会,召开招商比选大会,由企业与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并将履约保证金汇入指定账户后与项目区农民用水合作社共同组建有限公司,由新组建的有限公司负责田间工程的投资、建设、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向用水户收取水费,在项目区政府鼓励和引导有限公司拓展经营服务范围。四是保证社会资本合法权益和合理收益。社会资本投入建设的工程项目产权归其所有,并依法享有转让、转租、抵押等权益,经营满三年后可以转让退出。五是建立政府与投资企业风险共担机制。在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情况下,由政府兜底补足相应缺口的部分资金,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六是制定《田间工程管护办法》。为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项目长期发挥效益,进一步明确田间工程管护范围、管护职责、管护人员数量、报酬标准、维修养护经费、支付方式等,确保田间工程管得住、管得好、长受益。
        二、规范项目管理,加强资金监督,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针对过去同一项目区各部门分块分散建设,配套工程少、建设内容单一、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低的状况,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探索新路子高效推进项目区建设。一是统筹规划。组织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对项目区进行统筹规划,系统解决项目区水源问题、农作物播种问题、农田林网绿化问题、科技产品配套等问题,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规模开发,连片开发、综合治理,把项目区打造成精品区、示范区。二是整合项目资金。按照“整合资金、集中发力、合力开发”的原则,以整合各部门资金,形成政府投资的规模效应为吸引社会资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规范项目资金管理。整合的项目资金,按照“职能不变、渠道不乱、用途不改、各有其账、各记其功”的原则,密切配合,加强项目计划执行和财政资金报账管理。同时,进一步建立规范、透明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实行“三专”(专款、专账、专人)管理,完善资金报账手续,准确核算工程成本,保证项目实施顺利完成。四是加强督查。建立以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以及项目区群众、社会中介机构共同参与的检查监督体系,实行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事前检查、中期检查和竣工项目验收相结合,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检查监督工作,保证项目资金安全高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