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区本着“劲头不松、力度不减”的原则,上下合力,分类施策,通过在县城全面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行动,在农村推进“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努力根治城乡人居环境“顽疾”,让群众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更幸福。
该县紧扣“四季花海、运动休闲”的城市定位,在县城全面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行动,进一步优化县城人居环境。在县城治乱方面,加大力度整治乱摆乱设、乱涂乱画、乱吐乱扔、乱排乱倒、乱搭乱建、乱停乱行等市容环境乱象,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安全、稳定、有序、祥和的城市环境。在治脏方面,由县城市综合执法局牵头,县交通局、县卫计局等部门配合,突出车站、广场公园、街巷院落等重点区域,加大保洁护洁力度,扫除卫生死角。在治污方面,重点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废渣污染等,强化源头治理。在治堵方面,进一步加强城市交通系统及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和建设,提高城市路网密度,有效解决行车难、停车难、行路难问题。该县在老城区稳步推进以“改造住宅区、改造旧厂区、改造城中村”为重点的“三改”工作,以大平衡的理念为指导,结合棚户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算好城市价值账、群众利益账、社会效益账和城市经营账。坚持少建高楼,减少旧城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增加旧城基础设施和开敞空间,构建疏密有致、动静相宜的公共空间。坚持多建公园、多增绿地,尊重历史、保护文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该县严格按照全省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由县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县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马龙分局等部门配合,按照分时、分区、分类、分期的方式,在年底前完成县城规划区、高速公路沿线、铁路沿线等区域内的违法违规建筑调查摸底,并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使违法建筑行为得到全面遏制。该县大力实施增绿建绿工程,采取规划建绿、拆违扩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等措施,以城市公园、道路绿化、小区绿化和城市立体绿化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净增量。该县围绕“四季花城”、绿道系统规划,以水景公园、历史文化广场、文河广场、龙翔路、迎宾路、马龙河及横山河沿线、高速公路局部沿线等22个节点和道路为重点,大力实施景观绿化改造提升工程。
该县在农村持续推进“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农民卫生意识。改路由县交通局牵头,积极争取通村道路硬化政策支持,灵活运用各种方式破解融资难题,提升农村道路硬化水平。改房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马龙分局牵头,进一步完善特色民居图纸,做到外观特色化、内部功能实用化。改水由县水务局牵头,加强民生水利建设,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改电由县供电公司牵头,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县工信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群众信息通讯需要。改圈由县畜牧局牵头,逐步推进牲畜统一圈养、统一管理,实现人畜分离。改厕由县住建局牵头,加大公厕和无害化卫生厕建设力度,确保让农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到2017年,确保每个乡镇、街道所在地建成2座以上公厕,每个建制村村委会所在地建成1座以上公厕。改灶由县林业局牵头,引导农村使用清洁能源,推进节能改灶、厨房入户。
该县扎实推进“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的“三清”工程实施,清洁水源工程由县水务局牵头,加强农村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及水源地的治理保护和水质检测,确保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清洁田园工程由县农业局牵头,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粪污无害化处理、农药包装物及残膜回收处置,提升农业清洁生产水平,构建绿色生态田野,确保农产品安全。清洁家园工程由县住建局牵头,加快乡镇、街道“一水两污”项目建设,加快城乡清洁工程推进步伐,严格落实村庄重点区域保洁责任、门前三包等制度,共同营造整洁有序、优美文明的乡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