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宣威的现代农业之路

2016-09-29 09:54:57   来源:云南日报   

近年来,宣威市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宣威火腿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为契机,以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为动力,加速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步伐,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8次被农业农村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2015年,全市落实粮播面积286万亩,实现粮食总产8.21亿公斤,总量、增量、增幅均在全省产粮大县中名列第一。十三五期间,宣威市以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积极培育和引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逐步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宣威打造成云南现代农业强市。

强化科技支撑  发展特色产业

深秋时节,走进宣威市现代农业种业园,一幅丰收之景呈现眼前,年产3000万粒原种马铃薯良种研发中心和年产1000万公斤的玉米良种研发中心让人耳目一新。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根基,是保障粮食持续增产的引擎,同时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2012年以来,宣威市紧紧抓住被列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依托云南知名品牌宣黄单系列玉米良种、宣薯系列马铃薯良种两大品牌资源,采取政府搭台、项目扶持、企业运作的模式,投资1.34亿元,建设了占地1500亩的现代农业种业园。

今年以来,现代种业园各项生产正有序推进,现玉米良种研发中心已建设良种扩繁基地两万亩,种薯研发中心已生产脱毒微型薯800万粒。同时,与省农业厅、省农技推广总站、省农科院合作建设玉米、马铃薯新品种展示园。宣威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徐尤先介绍。目前,现代农业种业园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宣黄单系列品种17个、宣薯系列品种7个。建立新品种展示园,连续3年承担云南省新品种展示和新品种区试,参展企业和单位及科研院所达31家,展示玉米审定品种151个,待审定品种114个。宣黄单系列品种畅销西南地区68个县(市),年营销量400余万公斤;宣薯系列马铃薯远销东南亚和国内23个省(市),年营销量30万吨以上。

强化科技支撑,保障高原特色农业持续增产增收,一直以来都是宣威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宣威市以云南省首家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和玉米增产绿色模式攻关示范县为契机,举办50万亩玉米、马铃薯样板,最大限度挖掘技术增产潜力,促进全市农业生产增产增收。

目前,宣威市建成产品开发型、科技服务型、基地示范型、种养结合型等不同类别的特色产业园50个、省级精品庄园2个,示范带动全市规模流转土地20多万亩发展以蔬菜、中药材、水果等为主的特色经作产业;申报认定无公害基地212.8万亩,注册商标10个,无公害产品20余个、绿色食品7个,出口备案蔬菜基地3000余亩;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运行模式,引进培育香港龙华蔬菜外销、云南德荣集团黑蒜加工、昆明龙津药业中药材生产加工,宣威太坤辣椒加工、彬和种养结合农业、农硕农特产品公司中药材种苗组培扩繁,美睿、腾芒、归原中药材中药材种植等特色农业开发公司20余家;加快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拓宽产品营销市场,引导成立宣威市众祥农特产品交易中心,推动全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壮大龙头企业  促进转型升级

近日,走进宣威市农硕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里的铁皮石斛、金线莲、白芨、百合、南非伟哥、滇黄金、黄草乌等10余个名贵中药材琳琅满目。即便是在晚饭过后,办公区和种植基地灯火通明,依旧一派繁忙景象,员工正忙得不可开交。

由于订单太多,实行早、中、晚三班制,还是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客户的订单任务,有些订单都不敢接了,今年上半年销售中药材种苗800多万元,预计今年公司产值能突破2000万。公司负责人陶春艳说。

坐落于宣威市西宁街道靖外村的宣威市农硕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有示范种植基地200亩,是集研发、展示一体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采取公司+科研机构+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实行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运营。现已成功繁育出铁皮石斛、金线莲、白芨等10余个名贵中药材组培苗。现在公司可年生产种苗800余万株,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平均每天都有超过40个周边村民在基地打工,基地种植的铁皮石斛11月份已经可以采收,预计产量有6吨左右。陶春艳介绍。

宣威市农硕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只是众多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里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宣威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落实粮食种植面积213万亩、特色经作84.3万亩,改造升级50个农业特色产业园;扎实推进81个生猪养殖小区和100个家庭农场(年出栏1000头)建设;着力提升农产品商品率和加工转化率,扶持培育太坤调味品、农硕农业有限公司等5个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62%

宣威市立足资源禀赋,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有序流转土地15万亩,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热水陡沟蔬菜庄园、靖外特色经作庄园、中国宣威火腿第一村等庄园经济建设有序推进。投入1100余万元、撬动民间资金10亿元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特色产业园。现已建成中药材、果蔬、花卉等50个特色产业园区,带动全市70万亩特色产业发展,实现特色产业产值26亿元。

以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积极培育和引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逐步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促进农业供给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更好适应资源与环境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积极发展规模生产,不断提高生产效益,使农产品供给更加契合消费者需求,逐步形成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以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推动农业经营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逐步形成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力争在十三五时期把宣威打造成云南现代农业强市。

加速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宣威市列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十三五末,全市粮播面积稳定在29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增加到11亿公斤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到150个、部省农产品知名品牌增加到20个以上;农业产业化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以上,特色经作示范园区突破200个,种养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5000个,农产品商品率突破80%,农业科技普及率达98%,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70%,农业产值突破14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