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区推进“六大工程”建设“森林马龙”,力争到2017年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42.9 %提高到50%以上。
森林城市创建工程。建设森林小游园,不断增强县城生态功能和承载能力。大力推进城区绿化景观提升,全面实施“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工程,不断增加森林绿地总量,实现城市绿化增量、居民身边增绿。促进县城周边景观建设,构建季相变化、景观丰富、处处皆绿、森林环抱的绿色生态园,努力打造森林“氧吧”。
森林乡村创建工程。结合“美丽家园”和“乡村旅游”建设,抓好乡镇(街道)政府所在地及其近山面山绿化建设,努力做到路边有树木、庭院有绿荫、活动有绿地;切实抓好自然村庄的绿化建设,引导农民抓好庭院经济,利用村庄路旁、沟旁、渠旁和宅旁隙地、闲置地和宜林荒山荒地栽植适生树种,发展经济果木林和苗木花卉,努力形成各种风格的小林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花圃,努力形成“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乡村绿化格局。
通道绿化提升工程。本着“宜宽则宽、宜窄则窄、拾遗补缺”的原则,对境内昆曲高速公路、宣曲高速、泸昆铁路,及马大、马纳等县乡道公路进行完善;对通道沿线植树成活率不高或绿化景观效果不好的路段,要尽快进行“保绿添花”补植补造,提高绿化档次和水平,做到交通主干线绿化不断档、不断带,林荫、景观效果显著,努力把交通要道打造成绿化景观好、生态功能强、综合效益高的“绿色走廊”。
绿道休闲工程。建设具有生态多性样、可循环,满足人们休闲、运动的绿色慢行道(绿道),促进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休闲旅游的发展。优先在县城区域及周边沈家山森林公园及黑泥大山、诸葛南山、凤龙湾、香炉山、咨卡、花沟等重点景区,通过修建自行车道、慢行休闲道、登山道、栈道等绿道,串联全县分散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提升县城及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品位。
富民产业工程。采取“林苗一体化”模式,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地和在通道两侧,培育一批如旧县嘉华玫瑰园、大庄蓝莓园、月望龙腾科技园一样的集中连片千亩以上的生产基地,各个乡镇(街道)最少新建1个品质优、产量高的林果、花卉示范基地,抓好以速生杨、杉木等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建设的同时,加大核桃提质增效力度,巩固核桃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四大类林下产业,培育竹子、油茶、森林蔬菜、野生菌及食用菌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拓展林下产品市场,走出一条“不砍树、能致富”的新路子。
森林资源保护工程。继续严格实施“禁伐、禁火、禁荒、禁猎、禁牧”等封山育林措施,严格执行“砍一棵树罚种十棵树、用柴烤烟取消合同、白事扬旗用钢架、春节不砍靠门松”等规定,以最严厉的经济、法律等手段建立健全森林管护措施。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配足护林人员及提高其待遇,特别要加强县城区域及集镇周边、水资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主要交通干线沿线两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健全组织机构,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抓好生物防火带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积极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和抓好中幼林的抚育管护工作。坚持做到“不栽无主之树,不造无主之林,不建无主之绿地”,落实经营主体进行管护和抚育,特别要加强交通干线两侧新栽树木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