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富源县实施“四项工程”推进县城建设

2016-08-15 10:35:52   来源:富源县    

    富源县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山水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坚持在完善功能、美化环境、提升品位、改善生态上下功夫,以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达44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为12.9平方公里,建成区城镇人口为30.6万人,其中县城人口为10.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36.74%。
   (一)实施休闲工程,建设舒适县城。通过建设一批市政休闲工程,下大力气解决居民“休闲难”问题。富源县通过建立群众信箱、市政热线等方式,积极倾听群众呼声、遵照群众意愿,投资4149万元实施旧城山公园提质改造工程,建设了灯、亭、廊、石、游步道等景观,配齐了公厕、消防、健身、娱乐、环卫等设施,目前已竣工并投入使用。2015年至今,县城共建设免费的全民健身、休闲设施,在金城广场、胜境广场、鸣凤路、东门红绿灯旁安装休闲座椅600余米,安装跷跷板、伸背架、双杠、漫步机等健身器材30余套,切实提升公共场所休闲水平。同时,加快集运动场、体育馆、训练馆、游泳馆、体育公园为一体的体育活动文化公园建设,启动实施玉顺湖湿地公园建设,并积极做好玉贞观公园和新建鸣凤森林公园、东岭森林公园前期工作,增加市民休闲游玩设施,提升城市品位,吸引人气、留住财气。
   (二)实施净化工程,建设卫生县城。以创新中国成立家级卫生县城为目标,着力在市容市貌、环境保护上下功夫,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引导市民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县城环卫保洁实行网格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把保洁责任细化到社区、物业小区、机关单位,抓好背街小巷、居民小区、机关院落的清扫保洁,坚决制止和纠正市民的卫生陋习。为解决“保洁难”的问题,县财政投资960万元,购买垃圾压缩车、洗扫车、路面养护车、钩臂车等设备,建成3座垃圾中转站,配套垃圾勾臂箱体70个、果皮箱700个,大幅提高了清扫保洁的工作效率和保洁质量。强化“两污”处理,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从设计的2万吨提高到4万吨,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达70吨;建设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县城垃圾清运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100%、93%和85.96%。强化县城环境质量监管,实施大规模粉尘、烟尘和二氧化硫治理,关停堆煤场42个、炼钢厂1个,取缔煤焦锅炉37台,对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有效控制,淘汰落后产能、改善了空气质量,今年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240天以上,县城地表水环境达Ⅲ类标准。
   (三)实施通畅工程,建设便捷县城。针对长期以来县城部分路段交通拥堵、路面差、群众通行困难的实际,富源努力畅通入城通道,新区加快建设城市主次干道,老城区打通断头路、修复坑塘路、疏通堵塞路。投资12亿元的曲胜高速回隆收费站至县城玉顺街快速通道和投资12.9亿元东绕城线,可实现县城与工业园区相连通,既能解决对外交通不畅的问题,又能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目前“两线”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采用BT融资模式引进云南建工集团等,启动了投资13.83亿元、全长20.2公里的县城北片区12条城市主次干道路建设。投资5000余万元,对老城区胜境街、清溪路、西河路和惠通街等市政道路进行改造,新建桥梁两座,改造街道2.53公里,修补街道坑塘9740平方米,新增城市路灯5299盏,对县城金城路、玉顺街、胜境大道等街道路段安装和铺设人行道石材、路沿小板12万余平方米,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方便了市民出行。同时,不断加大县城客货运输的管理力度和执法力度,对运输煤炭、建筑材料的大型车辆实行夜间限时进城,取缔长期困扰县城交通秩序的载客三轮车702辆,拆除人行道违章临时商铺200多间,整治占道经营4000余起,拖离违章停放车辆2000余辆,确保了县城城市道路的正常高效运转。
   (四)实施绿水青山工程,建设美丽县城。以创新中国成立家级园林县城为目标,按照美化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精心打造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的舒心宜居环境。在县城周边山体义务植树造林1280亩800余万株,并利用公园、广场进行植物造景,在街道两侧进行带状绿化,在单位小区开展园林单位、园林小区创建,在卫生、安全、防灾、环保防护带建设防护绿地,在老城区“拆围透绿”、“见缝插绿”,在清溪河、东门河、东堡河沿河布绿、沿河建园,实施生态景观廊道建设。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达35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77.1公顷、生产绿地6.14公顷、防护绿地175.3公顷、附属绿地91.5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7.6%,绿地率达32.7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75平方米。同时,全面推进总长13.9公里的县城五条河流污染治理,启动了清溪湖、玉顺湖建设,建设排水管网1.5千米,安装雨水专管670米,改造雨污管网15.2千米,有效改善县城水体环境质量,基本达到了山秀、水清、景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