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麒麟区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建,科学规划、连片推进,精准实施、突出特色”的原则,结合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3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2016年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745户(其中建档立卡67户),开工率为79.3%,竣工60户,竣工率6.4%,完成投资4623万元。上级补助资金已到位593.81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407.67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86.14万元)。
在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中,麒麟区加强领导,严把责任落实关,按照重点工程(项目)包保任务,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做到每个项目点都有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各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靠前亲自抓,分管领导深入一线具体抓,村组两级领导组织具体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危房改造建设之前,做好危改政策的宣传发动和调查研究,严把规划设计关。对农村危房包括建筑面积、危房结构等基本情况作详细调查研究,高标准、高定位落实各项规划要求,科学安排农村居民点数量、布局和用地规模,把危房改造与各镇(街道)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地质灾害、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设计,统一完善水(供水、污水)、电(强电、弱电)、路等基础设施。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因地制宜、一户一宅和“三最两就”原则,切实在“精准认定、精准改造、精准管理、精准考核”上抓落实,严格办理农村危房改造操作程序,把好农户申请关、村委会评议关、镇(街道)审核关、区级审定关,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强化各方培训,严把施工质量关。对各镇(街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村镇所长和业务人员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业务培训,对村组干部和建筑工匠进行理论和实地培训。在规划选址、勘察设计、施工组织、建材选用等关键环节严格把关,按建设部门提供的特色民居设计图进行规划建设,确保改造后的农村住房质量合格,达到当地抗震设防标准。 韩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