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麒麟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2016-07-11 17:26:11   来源:   

  麒麟区围绕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双增”目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高产示范创建为载体,推行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产模式,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中低产田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等项目建设,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升粮食产能。“十二五”期间,改造中低产田地19.37万亩,建成田间灌溉沟渠371.32公里、机耕道路331.22公里、管网204.99公里。

  实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导,推进农机跨区作业,加快机耕机耙、机插机播进度,扩大适播面积。去年创建机播玉米示范样板1232亩、机插秧示范样板1600亩、马铃薯机播试验示范样板550亩,将农机、良种、植保、土肥等技术配套实施,加快实现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严格执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增加粮食生产专项经费;全面落实惠农强农政策,认真落实种植业保险工作,逐步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充分调动和提高各地重农抓粮、农技人员科技兴粮和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产量稳中有增。

  全面实施科技增粮行动,以“百千万”高产创建为载体,大力推进集成配套科技措施,实施推广农作物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施肥、粮食作物覆膜栽培、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水稻钵盘育秧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农机配套作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科技增粮措施,全面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推广机制,提升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加快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支持粮食加工企业与种粮大户订单生产、收购粮食,打造粮食“产、购、加、销”一体化产业链条,提高粮食商品率。目前,发展家庭农场207个,经营总面积5.9万亩,年经营收入1.51亿元;培育农业龙头企业76家,资产总额20.5亿元,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63个,入社成员0.59万人,辐射带动农户4.1万户;培育种粮大户6户,种粮面积323亩;培育粮食经营企业172个,去年购销粮食7900万公斤。潘俊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