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威市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原则,拓宽养护资金渠道,加大养护资金投入,由单一养护、粗放型养护向全面养护、预防性养护、集约型养护转变,大力改善路况质量,提升公路畅通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强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养护职责,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养护资金渠道,强化资金使用与管理,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养护工程市场。加大养护投入,加强养护资金使用监管,所有公路实现正常养护,干线公路实现预防性和周期性养护,所有可绿化公路实现绿化。
实施路网结构改造工程,大力实施安保工程,对县道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大排查和整治力度,逐步向乡道、村道延伸。进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大力实施公路灾害防治工程,使危害严重的重大灾害点基本得到整治,力争农村公路上的水毁路段年修复率达95%以上,水毁路段的灾害重复发生率降到5%以下。强化桥涵养护监管,建立桥涵养护管理逐级考评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相关单位责任和义务。严格市场准入,明确桥梁加固市场准入条件,建立起桥梁养护管理从业资格制度。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强大型桥梁设施的动态监控。
以“通、平、美、绿、安”为目标,拓展文明样板路内涵,创建公路文明样板路,全面推行预防性养护,牢固树立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理念,围绕路况检测调查、分析评价、养护决策和工程实施四个关键环节,制订预防性养护相关制度措施,积极推广应用预防性养护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使预防性养护成为养护管理的基础和重点。
依法保护公路设施,加大公路保护工作力度,开展路产路权维护、建筑红线控制、清理非法占用公路用地等综合治理活动。切实加强公路和铁路平交道口管理,实现管理规范、秩序井然、通过安全。加强路政管理,配齐路政管理人员及装备,加强法规宣传,采取电视、广播、宣传车、标语、标牌等形式,广泛宣传《公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树立“人民公路人民管、管好公路为人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全民爱路、护路意识。加大巡逻查处力度,有效维护路产路权,加强治超工作,健全治超联动机制,强化运输源头监管,减少超限超载对公路的破坏。 (刘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