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区本着“源头预防、系统治理、重点治理”的原则,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建立以奖代补的农业生态环境激励约束机制,力争实现“农膜循环利用、化肥科学施用、农药减量增效、粪污无害处理”的目标,以此助推有机农业发展壮大。
该县争创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县,按照“农业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面源污染防控与治理并举”的原则,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目标、政策激励为导向、行政执法为保障、技术创新为支撑,加快建设“产业布局合理、资源利用高效、生产全程清洁、环境持续优化”的农业生态体系,力争实现“农膜循环利用、化肥科学施用、农药减量增效、粪污无害处理”的目标。该县严格农业环境执法,加强薄膜、农药、化肥市场监管,严查制售假劣农资行为,严防不合格农资商品及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流入市场,全面治理地膜、化肥、农药、畜禽粪污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膜、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
该县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化肥机械深施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助推有机农业发展壮大。积极推行废旧农膜和畜禽粪便回收再利用,实现资源节约再利用。该县共举办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样板20片,建立治理示范村20个,建立施肥效应滥测点24个,建立残膜回收点43个,累计回收残膜1483.2吨;推广覆盖厚度0.01毫米以上地膜15.71万亩、秸秆粉碎还田技术5万亩、化肥机械深施技术2.4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1.5万亩。全面防控、治理养殖业污染,改造提升规模养殖场,配套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采取化尸池、深埋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改造提升规模养殖场18个,在23个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了牲畜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采用化尸池、深埋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703头(只)。
该县探索建立以奖代补的农业生态环境激励约束机制,大力推广土壤改良措施,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带动广大农户科学施肥、合理用药、节约用水,减轻农业环境负荷。大力实施“清洁家园、清洁能源、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工程,推广电能、太阳能、沼气、节能灶等清洁能源,加大乱砍滥伐、乱占林地、毁林开荒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生态文明人人讲、生态环境人人建”的良好氛围。同时,该县成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多方式、广角度宣传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大意义,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农业转型升级及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