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坚决纠正和防止“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富源县印发了集中整治工作方案,从2016年4月1日开始至2017年3月31日开展集中整治工作。
该县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领导和工作人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整治重点和工作措施,确保把集中整治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建立“三机制”:一是结合“狠抓落实年”活动,进一步统筹安排纪检监察、组织、发改、工信、民宗、公安、民政、财政、人社、国土、环保、住建、审计、安监、扶贫、信访等部门,围绕稳增长、脱贫攻坚、五网建设、“八个严禁”专项整治等工作督查情况,建立“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发现预警机制。二是建立监督巡查畅通机制,充分发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五级联动”服务功能,适时掌握广大群众对“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的意见反映,及时有效地落实各项政策、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社会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建立问题线索移送处置机制,分门别类梳理汇总集中整治过程中发现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线索。按性质、程序、层级及时移送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处理。该县将开展集中整治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检验主体责任落实成效。对整治工作组织不力、敷衍塞责、落实效果不好的,对问题整改不重视、走过场、不到位的,对存在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有责不究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有关责任人责任。对发现和查实的“不作为、乱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通过集中整治,解决理想信念动摇、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宗旨意识淡薄、忽视群众利益、漠视群众疾苦,党性修养缺失、不讲党性原则等问题;解决滥用权力、设租寻租,官商勾结、利益输送,不直面问题、不负责任、不敢担当,顶风违纪搞“四风”、不收敛不收手等问题;解决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党不忠诚、做人不老实,阳奉阴违、自行其是,心中无党纪、眼里无国法等问题。(袁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