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增产增收在于勤。眼下正是春耕生产的大忙季节,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土地,又开始热闹起来。富源各乡(镇)、街道和涉农部门抢抓农时,协调联动,农户们纷纷下田耕作,为新一年的好收成播撒希望。
县农业、农机及各乡(镇)街道因地制宜,科学指导农民调整种植方式,合理安排播种顺序,适时开展送知识、送技术进田间地头活动,与群众一起闹春耕,并采取得力措施抢前抓早,使春耕生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引导农民抢抓当前有利播种时机,采取机械、人力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快播种进度,以早播、快播来提高播种质量、把好粮食增产第一关;农业、农机技术人员及时深入春耕一线,推广应用11项农业科技措施,推进技术集成创新,突出“物理技术,安全投入、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配合、信息技术”五个优先,把农民群众最需要的技术、最想得到的信息及时送达,保证农作物出苗率和粮食产量,最大化地提高农民土地的利用率和收益,促进全县农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冬闲地苞谷3月初开始播种,谷雨节令前(4月19日)种植结束,中低海拔地区和小春地苞谷4月中旬播种,5月中旬播种结束,大春洋芋于清明节令前种植结束,水稻于小满节令中五天(5月30日)移栽结束。在小春面积较大、茬口矛盾突出、有水源的地方,推广水稻集中育苗移栽技术;同时抓好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等政策补贴的落实,抓好高产样板创建及11项重点科技措施的落实。推广优良品种、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间作套种等11项重点科技增粮措施365万亩(累计面积)以上,确保主要农作物科技措施覆盖率96%以上。
通过科技下乡、帮助农民掌握新技术、新技能,开展农技培训、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民瞄准市场调整种养结构,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同时,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迅速会同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在3月9日-25日组成4个联合整治组,出动执法人员16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90辆,对全县12个乡镇(街道)的农资市场、农资经销点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检查,检查了76个农资经营集市、12个农头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农资经营户124户,没收无证过期农药、鼠药281瓶(袋),查封、证据保存涉嫌无证、未审定种子、散装种子18户247公斤,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根据市、县初步安排,富源县2016年稳定粮播面积99万亩左右,粮食产量39.5万吨;发展魔芋、蔬菜、中药材等特色高效经济作物47万亩,产量65万吨;播种油菜12万亩,产量1.6万吨;出栏肉猪254万头,肉牛12万头,肉羊34.5万只,肉禽366万羽,肉类产量达24.2万吨,禽蛋产量0.52万吨,确保农牧渔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6%。截至3月24日,全县春耕化肥总需求量约为78300吨,现有货源65300吨;杂交苞谷种需794吨,市场保有量达427吨;杂交稻种需58吨,到位58吨并全部下放,种子市场供应充足无缺口;农药需87.3吨,到位63吨;农膜约需779吨,已备420吨;魔芋种需27800吨,已备足;农业贷款需1.65亿元,已贷9550万元。到位农用物质正陆续下放到村到户;大春洋芋种植整地17万亩,魔芋种植整地6.5万亩,大春早苞谷种植整地36万亩;大春洋芋计划17万亩,已种11.4万亩;魔芋计划13万亩,已种3400亩;大春早苞谷计划36万亩,已种1200亩,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的展开。为做好2016年春耕备耕工作,县农业农机部门开展春耕备耕农机具检修工作,确保农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春耕春播。截至3月24日,全县已检修大中型耕作拖拉机69台,微耕机137台,农机备耕检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预计4月末就能完成播种任务。(贺安红 李荣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