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冬季农业开发水平全面提升
2016-01-22 15:48:33 来源:
近年来,陆良县紧紧围绕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建设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的总体部署,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抓好示范、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冬农开发水平。今冬明春,该县计划种植以冬马铃薯、冬早蔬菜和蚕豆为主的粮经作物46.8万亩,预计可实现产值8亿元以上。
坚持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区域布局。该县按照“宜薯则薯、宜菜则菜”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布局,初步形成了坝区以冬马铃薯、早蚕豆、冬早蔬菜为主,半山区以冬马铃薯、冬早蔬菜为主,山区以豆类、麦类、绿肥为主的冬农开发格局。今冬明春,该县计划种植冬马铃薯13万亩,预计产值将超过5亿元;全力发展外向型蔬菜,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50万亩,实现产值13.52亿元;计划种植冬早蔬菜8万亩,预计产值将达2.4亿元以上。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冬农开发水平。该县坚持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各类示范样板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冬农开发均衡发展。现已完成小春作物种植33.8万亩,完成计划的72.2%,13万亩冬马铃薯计划12月下旬开始播种;创建3个万亩连片冬马铃薯高产创建样板、4个万亩连片冬马铃薯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样板、3个百亩桑园套种核心示范区,有效辐射带动全县冬农生产均衡发展;引进合作88号、丽薯6号等脱毒马铃薯和蔬菜、豆类新品种,并在部分乡镇建立冬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提高良种覆盖率。
夯实农田水利基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该县围绕“兴水强县”战略,以重点水源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十二五”以来,该县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资金投入11.34亿元,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6.66亿元,先后实施重点水利工程211件,新增蓄水能力1768万立方米,总库容达1.98亿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0万亩,为农业生产打下了坚实的水利基础。同时,加快推进高稳农田建设,大力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抓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地32.15万亩,建成高稳产粮田8333亩,正在推进12500亩高稳产粮田建设。
规范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2013年,该县在曲靖市率先制定出台土地流转实施意见,按照“村民自愿、价格合理、规范运行、有序流转”的原则,规范有序推进土地向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集中,着力构建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立全程跟踪服务机制和备案制度。目前,该县共签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3.51万份,流转土地10.44万亩,扶持发展种植大户1150户,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8户。
狠抓市场建设,构建蔬菜营销网络体系。该县着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大蔬菜专业合作社培育力度,积极发展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35个,发展农民经纪人455人,每年外销蔬菜类产品38万吨,实现产值4.9亿元以上。同时,全面加快蔬菜专业市场建设,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占地1180亩的现代化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并配套建设农资农贸综合市场、大型批发市场、泡塑包装及精深加工等上下游相关项目,培育蔬菜产业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完成冷链物流项目一期6万余平方米238个冷库建设,56个冷库已投产试运营,累计销售量达25万吨,实现销售额6.4亿元。全部冷库投入运营后,每年可销售蔬菜近400万吨,年销售额60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8000个,带动近4万名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