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陆良县水利改革试点及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明显

2016-01-04 14:30:09   来源:陆良县    

  近年来,陆良县积极实施“兴水强县”战略,始终把治水、兴水作为一项长远战略加以统筹和实施,以水利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坚持以改革为引领,扎实推进水利基本建设。通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建立了投入、建设、管理、运行一系列机制,完成了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初步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农田水利综合改革之路,全县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提高认识,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担当改革。该县以高度的责任感,举全县之力,集干群智慧,全力以赴组织实施好各项改革工作。工作中坚持“顶层设计”与“地方着力”相结合,组建强有力的工作队伍,精心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先后组织召开32次现场调研推进会,对存在的困难问题现场办公解决,采取“时间倒排、目标倒逼、任务倒追、督查督办、横向联系、纵向联动”等措施办法推进工作,确保了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发动群众,以积极主动的意识加快改革。该县始终把群众意愿作为改革的前置条件,先后在项目区召开党员会13次、户代表会11次、社员大会4次、入户座谈1026户,征求意见建议130余条;发动群众选派代表参与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占地协调,让“群众+农民用水合作社+企业”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参与工程投资、建设和运营管护,促使广大群众把做好水利工程管护工作作为自己的事情,确保了水利工程的“保护性开工、无障碍施工”。

  创新机制,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推动改革。该县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酝酿、讨论和修订,最终形成了集开创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的项目实施方案。改革试点建立了初始水权分配、水价形成、精准补贴、国有工程建管、引资共管和田间工程管护7项机制。各项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改革思路,又与当地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目前已落地生效。

  狠抓项目,以优质高效的工程承载改革。陆良“两试点”项目区总面积2.2万亩、投资7629万元,2014年12月16日试点工程启动建设,通过精心组织,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同时,参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投资7000余万元全面启动了小百户镇美丽家园建设,对试点项目区的12个村进行村容村貌整治,群众的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提升。

  提升效益,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彰显改革。通过试点改革,推动了群众观念转变,改进了农村治理模式,拓宽了社会资本投资渠道,减少了政府投入,实现了群众增收、企业增效、政府节水三方共赢。经测算,项目区群众每亩每年可节约6个劳动力,亩均增加收入1800元;企业资本回收期预计为7年,20年运行期年均资本收益率9.8%,公司可拓展农业综合生产,壮大企业实力;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85,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同时,深层次推动了农村综合治理结构的变革,老百姓增强了集体组织观念,树立了既享受权利和服务,也要尽责任义务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理念。

  示范带动,以冬春水利建设为契机扩大改革。为进一步总结提高和推广试点经验,结合冬春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该县选择了15个管养机制示范点进行推广,其中大莫古镇高效节水试点采用PPP模式,面积6903亩,总投资1690万元,社会资本占50%,将于12月开工建设。在冬春修水利工程建设中,该县严格实行技术、质量、资金、安全分级负责制,骨干工程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公开招投标制、工程项目监理制并落实项目资金报账制和财务“三专一单列”的管理办法,确保每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真正做到“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实现干一件、成一件、发挥效益一片的目标。今冬明春,全县计划投资1.07亿元,建设各类水利工程2738件,计划新增防渗渠道48.91公里,疏浚河道6.93公里,清淤渠道124公里,加固水库20座,新修水窖水池2500个,新修机井13眼;新增蓄水能力4.04万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41万亩,解决7.7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截至11月底,完成投资6450万元,完成总投资的60.3%。